赵民发恭恭敬敬站在晓筑内院小书房。
顾玖坐在软塌上,翻看问题汇总表。
刘诏陪在一边,一本正经。
只有顾玖知道,刘诏一本正经之下,小动作不断。
这人比她还能装。
许久,顾玖开口说道:“这些问题,我认为你早该有所应对。”
赵民发一头冷汗,“小的办事不利,请夫人责罚。”
顾玖将问题汇总表丢在桌上,揉揉眉心,“我可以派三百人给你,不要嫌少。人太多,轻易引起上面的猜忌和非议。另外,可以考虑从一期招募五百到一千人,再从京大营借调三千人。”
说完,顾玖看着刘诏,“能从京大营借到人吗?”
“钱给足了,人不是问题。”刘诏很确定。
顾玖又说道:“难民安置同流民安置不一样。既然出了这么多问题,那就采用配给制。按照登记的人口,十岁以下的小孩,逐日三两糙粮,十岁以上逐日半斤糙粮。
除此之外,一应耗费都要花钱购置。没钱就往做工。本夫人为了安置他们,费尽心思,才弄出那么多工作缺口。妄想不劳而获,整日里惹是生非,你该知道怎么做。”
赵民发躬身应下。
“气象渐渐炎热,大夫说有可能产生疫病。目前窝棚区已经部分人已经涌现腹泻腹痛。”
顾玖的措施简略粗暴,“凡是不听从劝告,保持喝生水造成腹泻腹痛者,连带家人一律强制隔离。在这件事情上,不要有任何心慈手软。本夫人不想看到有一天,需要隔离上万人,逝世亡上万人,知道吗?”
“小的明确。”
顾玖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赵民发面有迟疑。
顾玖说道:“但说无妨。”
赵民发这才说道:“天天都有大批难民涌进京畿地区。城北多山,难民窝棚区怕是安置不了那么多人。此事,还请夫人定夺。”
顾玖问他,“你和黄往病是怎么想的?”
赵民发说道:“一是沿着官道,扩建难民点。二是砍伐山林,尽可能有更多的处所安置难民。”
顾玖又问道:“你们偏向于哪个方案?”
赵民发立即说道:“小的和黄公子都偏向于砍伐山林。官道两边逼仄,若是沿着官道修建难民窝棚,怕是要绵延十几二十里,不利于治理。”
顾玖点点头,“那就照着你们的想法往做。钱的事情不用操心,我来想措施解决。你和黄往病的任务,就是确保所有难民得到妥当安置,保证不产生暴乱,不产生疫病,安稳度过最初最难的阶段。”
“小的明确了。”
正事谈完,赵民发躬身离往。
人一走,顾玖就对刘诏说道:“把你的人借给我用用。反正你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你的那是亲兵侍卫与其闲着发霉,不如往难民安置点,给那些难民一点教训。”
刘诏不反对,“我给你一百人。”
“才一百人?”顾玖嫌弃,真够吝啬。
刘诏说道:“只能给一百人。人给多了,你也不敢用。我的人,都是刀口舔血,逝众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下手毒辣。
他们往治理那些难民,人多了,我怕那些王八蛋底气太足,下手没分寸,闹出人命,给你找麻烦。人少,他们心头还有所顾忌,下手的时候好歹知道轻一点。”
顾玖挑眉一笑,“好吧,一百人就一百人。给我最能打的,记住是最能打,不是最能杀。”
哦!
刘诏了然。
要打手,不要杀手。
他明确。
心头已经有了人选。
越日,赵民发就带着三百护卫,外加从新民县一期招募的五百人。
加起来一共八百人的队伍回到难民安置点。
三百护卫,手段比绣衣卫狠多了。
在窝棚区巡逻,尽不空话,谁犯事,直接拉出来一顿暴打。
还将人拉到安置点绑起来,一绑就是一天。
五百个从新民县一期招募来的人,当年都是流民。
这些人,当年都经历了四海商行严苛的管教,甚至称得上是调教。从身到心都打上了四海的烙印,尽管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一开端这些人还有点畏手畏脚。
等到三百护卫做了榜样后,全都放开了手脚。一个个狠起来,连绣衣卫都怕。
严苛的治理,近十万人的窝棚区,称得上是民怨沸腾。
难民和流民毕竟不同,难民并非活不下往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这些难民,多多少少都有点家当。
一旦安置下来,战斗带来的胆怯暗影消散后,各种警惕思就冒了出来。
治理上,比当年那些只要有一口吃的就满足的流民难多了。
难民分地区的串联,私下里议论纷纷。
抱怨窝棚区条件艰苦。
抱怨配给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