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征动员 内有隐忧(3/4)

作者:特别白
是首功。有这等武勋,又是在中枢做过吏部都给事中,人脉宽广的大佬,怎么看也是适合这兵部尚地人选,再加上胶州营富可敌国。出钱沟通,那自然成算更大。

李孟这边已经是计划完毕,只要是朝廷决定擢升颜继祖为兵部尚,那颜继祖肯定是孤身上任。家丁奴仆全都是胶州营这边“好心好意”安排。

到那时候,在京师的兵部尚,肯定是亲山东的立场,或者说,必须是亲山东的立场。

那边袁文宏告了声罪,躬身退了下去,自去安排巡抚官署那边的事,外面的家丁却又是通传:

“济南府同知周扬周大人到。”

李孟摇摇头。对边上的一名仆人吩咐,让他去通知内宅,给自己留饭就行,不用等候,常驻济南以来,早饭晚饭,全家人总要等着他一起吃,很多时候晚上李孟被公务缠身。老婆孩子还有长辈都是饿着肚子等。

这举动固然是让李孟感觉温馨。可也觉得过意不去,时间久了。每次遇到这样的事,都是安排下人回去知会一声,不过几个女眷还是要等,他也是无奈。

现在地周扬可不是当日那指点江山的意气生,他可是山东境内排在前三的文臣,别看他是个同知,但山东人不知道巡按是谁,济南人不知道济南知府是谁的多了,可不知道他周同知的几乎没有,几人之下,万人之上,威权自重,身份气度可不是从前可比。

不过在李孟面前,他依旧是当日地那名举人,恭敬客气,说话也是直接的很,一进门施礼客气,坐在椅子上直接开口说道:

“大帅,昨日间安排的改编兖州豪绅的官吏和帐房,今天上午已经是启程。”

和其他胶州营地高层相比,最近这段时间周扬算是和李孟接触最少的一位,对这种情况,周扬的心中总是很不安,在一个团体之中,和核心越亲近,地位也就越高,周扬一直在地方上操持民政屯田之事,这方面工作几乎是自成体系,和李孟的接触的机会不太多,双方有点各忙各的的感觉,周扬觉得自己是愈发的疏远了。

特别是袁文宏成为这镇东将军幕下地主簿之后,周扬心中更是后悔,按照大明的体制和观念,袁文宏的品级虽然低,却参赞机要。在山东士人的眼中,这袁文宏的地位已经是和周扬持平,隐约间还要高过去,毕竟这可是更加的接近核心。

以上种种,周扬自然是心中不安,李孟常驻在济南这段时间,他自然是来的勤了些,不过察言观色,李孟对他的态度是和蔼,是和朋友交往地姿态,对袁文宏则是上级对下级地态度,而且许多事情还是放手让他去做,这才是安心下来。

整个山东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可兖州府那些还游离于体系之外地大户人家,并不知道这紧张的气氛到底是针对谁。

何况他们被越来越高的盐价折腾的苦不堪言,一边是精神上的惊惧,一边是经济上的紧张,直接加入胶州营体系的人是越来越多。

只是这后进来的,已经没有马骨的资格了,老老实实的按照胶州营的体系制度规划田亩,清点人口,派出子弟当兵等等,一样也少不了,这些大户占有的土地都是极大,依附他们的人口也是众多。接收的工作当真是麻烦地很。

每有什么新的豪门大族屈身投靠,周扬这边的幕僚班子派人牵头,和宁师爷、灵山商行那边派出人手,过去接收,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忙归忙,周扬心中却是高兴,李孟对他的信用不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的屯田田庄,逐渐的在整个山东省推行开来,这种成就感实在是让人满足和自豪。

周扬前段时间的忐忑和不安,自然是杞人忧天,他的屯田之政,是整个胶州营强大地根源,是兵源、粮草的来源,甚至可以说成是胶州营。这个带些割据性质的地方政权的基础。

要知道,屯田田庄的存在,等于是在大明的省、府、州县的地方行政系统之外,重新构建了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给各种无法出头的鲁地士子们提供了位置,给那些豪强大族地子弟带来了进入统治阶级的希望,这也是胶州营这种武装集团一出现,地方上的豪绅大族抵制少投靠多的缘故之一。

屯田在一日。他周扬的地位就稳固一日,李孟看到屯田田庄,就想到周扬地功劳,又怎么会疏远。

所以周扬每次来,李孟的态度总是颇为的郑重,对李孟来说,宁乾贵、侯山是他的家仆,那是可以随意打骂呼喝。他们反而会觉得是恩宠亲近地角色;孙传庭是他的顾问,是要礼贤敬之,不耻下问;刘福来是他的长辈和半师,那是要尊敬的人;而武将们是他的属下,要恩威并用,只有这周扬则是辅佐和朋友的身份兼而有之。

听到周扬禀报,李孟点点头,这些事情也有文卷的报备。李孟起身在后面的架上翻检。拿出一本帐册,就着灯火看看。开口说道:

“这么说,现在也就是孔府和鲁王那边不在我统辖之下了。”

周扬点点头,对李孟地这个问题早有腹案,拱手回答说道:

“大帅,孔府和鲁藩那边的田庄田地,年头太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两生时光:深爱 毒妃倾天下 圣手狂医 柯南世界里的巫师 都市全能医王 你不是我的菜(娱乐圈) 我没有那么爱你 末日领主 大帝老爹给太多,系统不服已黑化 重生之我要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