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牟县城占地30多平方公里,崔府位于县城北区下平街,是一座上千平米的小院。>
作为一名高级医师,崔向的职业在中也算步入高收入阶层了,在百姓中的声望也颇高。>
当乾炜他们来到崔府门前时,却郝然发现府门前还异常热闹,不少伤病、老弱正排着长龙向崔府里面慢慢移动。>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密集的马蹄声惊动了崔府门前的人群,一名年约十一二岁的少年冲了出来,手拿着一把朴刀恶狠狠地看着乾炜他们道。>
这名少年身材有些干瘦,国字脸,浓眉大眼,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面对着乾炜一干等人脸上竟无丝毫惧色。>
“你又是什么人?”>
乾炜不由对这名少年产生了几分兴趣,没有答话,而是看着他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
少年抬头挺胸就欲作答。>
“盛儿,退下!”>
这时,从崔府的大门处传来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大喝声、>
府门前出声的人是一名中年男子,年纪大约在40岁左右,从面容上看与刚才那名少年长得有几分相似,两人应该是父子。>
中年男子的喝声将少年后面的话语拦了回去,闻言乖乖地退到了中年男子的身后,缩头缩脑地不停打量着乾炜他们,在看到后面九阶天狼骑兵和臧宁等人身上的铠甲装备时,双眼中流露出了浓浓的艳羡之色。>
“在下徐良,小儿鲁莽,还望诸位大人恕罪!”>
徐良将少年护在身后,来到乾炜他们身前拱手告罪道。>
在拱手告罪的间隙,他的视线在乾炜后面的王越、李奇、刘奔三人身上扫过时瞳孔微微一缩。>
“徐叔言重了,贵公子年少英勇,将来必是成大事者!”>
乾炜连忙翻身下马向中年男子客气回礼道。>
刚才王越已经暗中传声给他,眼前这位名叫徐良的中年男子竟是一名高级武将,就连他身后那名少年也是一名中级武将。>
这父子两都是难得的人才,既然遇上了,乾炜自然不想错过。>
别看乾炜培养一名高级武将貌似很容易,其实这都是借着古塔空间的便利。>
高级武将,这个实力在整个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榜上也能排的上号了,只是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上榜而已。>
“谢大人吉言!不知大人你们这是?”>
徐良拱了拱手,接着疑惑地看着乾炜道。>
“徐良,你们这是干嘛?”>
徐良说完,也不待乾炜回答,从后面的马车方向就传来了崔向的声音,此时他们父女两人已经下了马车。>
“崔郎中、崔小姐,你们回来啦!”>
看着站在马车旁的崔向和崔莺莺两人,徐良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喜出望外的神色,连忙跑了上去道。>
“崔叔叔、崔小姐”>
徐良身后的少女也跟了上去,向着两人行礼道,抬头转眼间看到貌美如花的崔莺莺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神情。>
“主公,这是我的街坊徐良,他身后这小子就是他的儿子徐盛,徐良、徐盛,这是我家主公,凰峫镇的镇长少帅大人,我和莺莺就是主公从黄巾贼手中救出来的!”>
看到乡邻街坊,崔向也是一脸的喜色,连忙向乾炜和徐良介绍道。>
“见过少帅大人!”>
“见过少帅大人!”>
听到崔向说他们父女两都是乾炜救出来的,徐良和徐盛父子两人脸上的神情立刻郑重了很多,再度恭敬地向着乾炜行礼道。>
只不过,当他们父子两人行完礼后抬起头来时,却发现对面的乾炜正痴呆地望着他们,准确来说是望着徐盛,双眼中散发出炙热的神光,看得少年徐盛大感浑身不自在。>
徐盛?难道是后来那位东吴大将徐盛?>
乾炜激动得呼吸都隐隐有些急促。>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徐盛曾获得君主“大壮”,三国时期仅有张辽、徐盛二人获此殊荣。他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这可是妥妥的未来名将啊,还是属于允文允武的帅才型武将,其综合能力绝对能够在东吴名将中排在前十之列,被三国志列为江东十二虎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