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与无名氏的版本差不多——
依旧是卫国的那座村庄,依旧是那名聪慧的少年,其名依旧为卫鞅。
饱读诗书、青梅竹马,这些都与无名氏的版本如出一辙,但到了战乱连绵、生灵涂炭这里,故事的走向开始了分叉——
将敌军引进国内的,不是别人,正是少年卫鞅!
卫鞅眼见自己苦读数十年,却没有办法出人头地,况且卫鞅常年不务农耕,又不务商业,家道慢慢中落,原本每天都能享受好酒好肉的生活顿时中断,卫鞅也变得了暴躁和不耐烦起来,整天唉声叹气,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当周围国家掀起战乱的风浪时,卫鞅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偷偷去觐见敌国的君主,并在家中与敌国的密探会面,将卫国的地形图和布防图卖给敌人,然后以此来牟取利益——而这一切,都被居住在隔壁的小女孩偷听得一清二楚。
那天晚上,卫鞅打算引敌军入境,但自己若是半夜不在家,或许会被怀疑是敌人的间谍,因此便将青梅竹马——也就是诗晴——约出来,然后再任凭敌军烧毁和劫掠村庄,而卫鞅则凭借与青梅竹马约会作为不在场证明,并借机躲过致命的战乱。
次日,卫鞅去敌营当中领赏,敌军首领赏赐完后,听闻这座村庄有个少女长得倾国倾城,便要求卫鞅将诗晴的所在地透露出去,并表示还能得到更多的赏金,卫鞅本来对诗晴便没有什么感情,便假装被敌军追杀,然后带着敌军的士兵来到诗晴的藏身之处,上演了一幕双双被擒落入敌手的好戏,但与诗晴的后果有所不同的是,卫鞅被抓之后,转头却被释放了,而诗晴被抓之后,则被扔进了军营当中,任凭那些禽兽奸淫——这一切依旧被小女孩看在眼里。
卫鞅打算带着重金离开村庄时,小女孩主动要求要跟随,卫鞅寻思着要找个人来伺候自己,便将小女孩一起带上路了,从此卫鞅便开始了他游说诸国的生活,并将沦为玩物的诗晴彻底抛在了脑后。
小女孩深知此人的可怕,时时准备为父老乡亲复仇,但却一直找不到机会,主要是杀死他之后便没有了退路,当鬼谷子表示要收他为徒弟的那天,小女孩知道自己有了机会,于是便发生了客房当中的事情——小女孩本来打算将他的脸部划烂,四肢肢解,但却小女孩只顾着泄愤,忘记了先应该让他毙命,因此他的尖叫声引来了楼下的人。
无奈之下,小女孩只好随意地刺了一剑,便拎着装着财物的包裹迅速逃离现场,并偷走了卫鞅的身份,与鬼谷子见面,并将一切解释给鬼谷子听,最终得到了鬼谷子的认可。在学有所成后,卫鞅辗转数地,最终成为了秦国的谋士。
而另一方面,诗晴在经历了地狱一般的人间惨剧后,终于寻得机会逃脱,逃到秦国隐姓埋名,并在景监调查甘龙和杜挚有关的情报时,成功引起了景监的注意,进入到秦国的黑冰台体系当中——而在共事中,卫鞅认出了她,但却没有声张,只是一边信任着她,一边派人默默调查她的背景,最终将一切都摸得一清二楚。
然而好景不长,在推行变法的时候,楚国密探北上刺杀卫鞅,卫鞅本身体质已经十分虚弱,再遭受这样的刺杀更是雪上加霜,可谓是命不久矣。卫鞅意识到当年的那个人渣还活着,并化名为无名氏,如果那个人还活着,以他精巧的智谋,恐怕会对秦国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卫鞅决定用自己风中残烛的性命,来换取无名氏的死亡。
卫鞅立刻找到甘龙,与甘龙达成协定:卫鞅甘愿献上生命,让甘龙的家人得以安息,而甘龙则替秦国完成一件事情,那便是将卫鞅最大的敌人无名氏刺杀。于是甘龙主动引起了楚国密探的注意,并成功来到楚国,与无名氏结识。
在完成种种布局之后,卫鞅打算假装反叛,用自己成为秦国法律的祭品,这样既能启动甘龙这方面的布局,也能够给秦国法律增添无上的权威——就连法律的制定者都被法律所制裁了,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遵守法律呢?
正当卫鞅实行自己的计划时,不料秦国的重臣当中,居然出现了真正的楚国密探!
但很快卫鞅便发现,那名楚国密探的目的,正是想让自己身死,而推理出密探的方法也很简单——既然反叛是卫鞅自己策划的,那么只要有“不是卫鞅自己策划,但却被提交到国君面前的反叛证据”出现,那么便意味着证据的提交者便是楚国密探。
出乎意料的是,卫鞅经过推理,发现密探居然是诗晴本人!
原来诗晴在被囚禁的那段日子,维持她精神不崩溃的支柱,便是对那个人渣的爱!
在楚国密探“救出”甘龙的时候,他顺带与诗晴展开了接触,最终凭借着无名氏的指使,唤起诗晴对无名氏的爱意,最终成功操纵诗晴,成为了无名氏手上的一枚棋子。
在获得扁鹊的治疗后,卫鞅恢复过来,而秦风则根据这一条件将计就计,让嬴虔在牢狱当中挑选一名牺牲者,在刑场上替卫鞅牺牲,而卫鞅则隐姓埋名潜入地下,并在诗晴将卫鞅的“死讯”传递到楚国后,设下全套让诗晴自己钻进来——
“这便是一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