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6章 厉兵秣马、岳飞备战(下)(1/3)

作者:历史军事
颁出这追加的一道政令,难道岳飞不怕刚刚群起来响应北征商军团生出变故吗?

不怕、岳飞不怕,因为他身边一直都有一个连刘行都颇为敬重的参军使、大军师在。这个军师,便是黄纵。

应招赶到总督府、在知道岳飞的担忧后,黄纵在帮助岳飞做出“雇主实封、功军实赏”这项决定之前,他先是将那些商军如今可能存在的心里、尤其是商军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

那么黄纵是如何做的分析呢?首先黄纵对商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总所周知,大宋王朝历来都只有王师。商军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刘行新法所定、所推陈出新创造出来,可以说在当今这天下商团兵的基础是极其薄弱。

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投效商团呢?答案是商团给的报酬高。

其他地方商团雇兵现金能给出多少报酬,黄纵不是很清楚、岳飞也不知道多少。但对绥远这一方土地上的情况,二人却全都是了若指掌的。

绥远八大榷场在短短半年内陆续开放,使得自从夹谷谢奴南投汴京、受封郡王彻底将这片土地归入大宋北朝统一管勾后这几个月时间里,已然成了塞上最富庶的地方。

边贸榷场的重开,首先是让周边的各个部族将其特产运到了榷场来换成各部族想要的物品。

尤其是草原上,黄纵很清楚地知道只是这几个月里,已经确定与大宋为敌的塔塔儿部在绥远八大榷场用战马、牛羊换走了至少千万石粮。

塔塔儿人换走了千万石粮,在绥远地方上来说得到的直接受益是以下几点:其一,塔塔儿深入绥远,人生路不熟、只能大批雇佣绥远本地人担任其商团的向导。

这样一来,先让许多本地人从塔塔儿商团身上获取到了大笔直接利益,实际上最直接推动了刘行“开办边贸新榷场、致富边境百万民”的计划变成现实的进程。

其二,塔塔儿人当初来到绥远换取中原的米粮,换取盐铁等物资并不是当天来了能离开的。既然不能当日即返。那么必然要住店、要吃饭。

住店、吃饭,客栈塔塔儿人不能带来?食肆、酒楼塔塔儿人也带不来。

从客栈到酒肆茶楼,这些都是绥远本地人或者是这段时间里从中原北上来到此地的汉人开办的。只要他们吃饭、住店,那么又给绥远本地人留下大批的钱财。

这吃喝住店上的这些钱财。并非只是让绥远原住民受益。

更让许多从山西、河南、山西和河北远道来此的商人获益,从而又直接推动了刘行“边贸兴疆、广纳八方客商以充强边塞”的计划加速发展。

其三,米粮、茶叶、盐,这些塔塔儿人极其需要的中原物资,绥远本地是并不出产的。

绥远边贸榷场中米粮最大的来源。是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茶叶是山东、西康、东川以及从中原通过贸易转运,从南朝贩运过来的。绥远用盐,如今主要的来源是山西境内重开的永利监和运城湖盐。

而石炭和铁,这些却都以绥远本地所产为主。本地盐铁、两成收入归户部、入国库。还有两成,则是归了巡抚和总督两大衙门的。

这些物资是塔塔儿主要购买的货物,他们将战马卖掉后换成了这些物资带走。那么留下的是无论是战马和钱财,都直接让大宋北朝多省获得了直接利益。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了。按照刘行新法所定,边贸榷场中只取十分之一的低税是纳入国库、上缴户部的。

看上去似乎绥远地方上在税收上并未直接得到任何利益,可是事实上呢?茶楼酒肆、衣食住行上。塔塔儿只要在绥远花钱,那些店商得向朝廷缴税。那些税款不是朝税、是地方税,是直接归纳绥远巡抚衙门和总督府度支所用的。

边贸中的税款这几个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