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章 旁观者清(2/3)

作者:公哲
怎么做了吧!

小将喝了很多酒,明白了自己非死不可,主动向秦王表示,一人何足道哉,我愿去魏国。

小将慷慨悲歌,被魏国使臣带了回去。

此举让将士们寒心啊,毕竟是有功之臣,可是国家大事岂容儿女私情,真到了那一刻秦王去死都可以的。

《康熙大帝》里胡编乱造的情节太多,易中天曾笑言作者二月河是信口开河二月河,但是有一个情节蛮有意思的。康熙六十大寿宴会群臣,说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他们都是豪杰啊,朕为了国家平定了他们。

康熙对少时好友魏东亭说,臣子们自称奴才,是朕的一条狗,而朕呢,是大清国的一条狗,一条看门的好狗。

从来都是张仪劝说别人为国牺牲,如今轮到你了,秦惠文王依旧向张仪表示,相国有大功于国,秦国有今天的局面,全靠相国啊,相国是寡人的管仲。

张仪不寒而栗,他来到秦国又不是献温暖的,要献也要给魏国人献啊,我本是魏国人,求仕于楚国又到秦国,为的是金钱地位美女,如今小康生活刚起步,鬼才想引刀成一快呢。

秦惠文王当然纠结了,不过是在于张仪的剩余价值,张仪的汗马功劳已经是过去式了,关键看以后有没有再建大功的可能。

我小时候,母亲将买来的猪肉放入锅里,慢慢的猪油渗出,猪肉成为了肉渣。猪油被取出来之后,肉渣还是能吃的,但是没什么油水了,也有人直接扔掉了,我则捡着肉渣吃完了。

如今的张仪如同肉渣,张仪的敌人们纷纷表示,猪油拿出来,既然楚国要肉渣,给他好了。

如今张仪是上林苑的鹿,秦惠文王是厨师,杀不杀在人家,自己难道能一哭二闹三上吊,只能自取其辱罢了,要是秦惠文王决心将自己送回去,那么表示秦国已经抛弃自己,自己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那么可不可以跑呢?

姑且先不说跑的了跑不了,老婆孩子功名富贵全在这里,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才挣到今天的份上,伍子胥当年都舍不得跑,何况张仪呢!

坐以待毙不是政治家的风格,要是等秦惠文王开口再出招就晚了,于是张仪只好对秦惠文王说,主公莫忧,我愿前往。

秦惠文王脸上挂不住了,先生这么说岂不是看不起我,寡人是这么没义气的人嘛!

张仪只好胸有成竹的表示自己不过是去楚国旅游而已,大王不用为我担心。

秦惠文王心中乐开了花,有道是千金买马骨,真要五花大绑送张仪走太寒人心了,难得他这么主动,平日里相国就足智多谋,说不定真能回来,挽留三次后尽了朋友之谊,再喝几杯酒,流几滴眼泪表示,先生你大胆的往前走,莫回头,楚国要是动你一根汗毛,我要楚怀王的脑袋。

张仪此举高风亮节,秦国政坛一片夸赞,纷纷送行,按照习俗说不定还要写首诗歌,表示先生真伟大。

真伟大吗?

张仪心中骂娘,这帮人简直是送殡的,什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什么弥天大勇,你以为老子想啊。

事到如今,去了就九死一生,不去就十死无生,张仪只好尽人事听天命了,敏锐的抓住秦王的一句诺言,利用相国的身份,希望在楚国能够生还。

秦惠文王此举也有深意,如今把张仪送过去,他是秦国国相,你杀了他就是楚国理亏,秦国可以以这点为筹码,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争取同情,以后想打了借口也是现成的。

张仪到了楚国,不出所料被下狱,命在旦夕。秦国人伸着脖子,披麻戴孝,连坟地谥号都选好了,就等着楚国传消息过来了,大家纷纷表示,葬礼一定要隆重点,声势一点浩大点,决不能亏待了人家。

楚国国内也是汹汹一片,反正绝无生理。

越是板上钉钉,越是有奇迹。

苏秦张仪极力周旋,找到了突破口,派人联络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郑美人可谓是女中豪杰,长得漂亮也善解人意,楚怀王一向很喜欢她,言听计从。

可是君王宠爱也是有新鲜感的,不久宫内来了一位魏女,生的漂亮,楚怀王很感兴趣。宫内也无聊,妃子也很难出去,所以妃子们总会有几个关系好的,拉帮结派,表示你发达了别忘了我。

那时候宫女见到皇帝的频率很低,明朝宫女见到皇帝,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王昭君那么漂亮,熬到了大龄剩女都没见到汉元帝,只好请命和亲,汉元帝出于礼节这才接见,肠子都悔青了,回去就干掉了画工毛延寿。

所以宫女能发达,全靠运气,大家只好多交际,混个脸熟。赵构的母亲韦氏原本是郑皇后宫中的侍女,和乔氏交好,结为姐妹,相互说发达了勿相忘。后来乔氏被宋徽宗宠幸,推举了韦氏,宋徽宗勉为其难临幸,赵构这才得以出生。

郑袖拉拢魏女,闺中密友,相处很好,暗地里透露自己得宠的秘诀,说楚怀王最喜欢看自己以袖掩鼻的样子。魏女心有所悟,回去后对楚怀王常常以袖掩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超警 舰娘之遨游异世界 九霄问剑 命之途 禁止 大领主 离王崩天 网游之率土之滨 我在春秋当暴君 穿越未来之异世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