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不类”不正确,应是作者在交代恩施独特的地理位置产生了奇特的民俗——土家摔碗酒。
)17.示例:1学习巴蔓子的豪气与舍生取义(文本依据见第5自然段);2为喝酒壮胆营造气氛(文本依据见第6自然段);3图个碎碎(岁岁)平安的吉利彩头(文本依据见第7自然段);4冲着
“b当”的响亮声音(文本依据见第8自然段)。(原因每点1分,若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性格,也可算作
“土家摔碗酒”民俗形成的具体原因之一,可以给1分,共4分。)18.示例:作者以一连串的排比句来作议论,既增强了行文的气势,也用现代人的目光,揭示和诠释了
“土家摔碗酒”民俗背后的社会意义,直接表达了对
“土家摔碗酒”民俗的爱。同时,也为后文对
“土家摔碗酒”所造成的惊人浪费而感到无所适从埋下伏笔。(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从内容上分析2分,从形式上分析2分,共4分。
若另有言之成理的赏析,亦可给分)19.(本题是一个探究题,侧重从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一角度切入。根据原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探讨应从两个方面的入手:一是正确认识
“土家摔碗酒”这一传统民俗,充分肯定这一古老民俗的当代人文价值;二是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对
“土家摔碗酒”民俗的无限扩大和愈演愈烈的现象,谈谈如何改进的看法或办法。
每个方面4分,共8分)示例:摔碗酒作为恩施土家族的一种古老民俗,既是纪念、传承先人的英雄豪气和舍身取义的决绝精神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人们祈求平安、沟通情感,或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一种生活方式。
(4分)但是,随着当代旅游业的升温和摔碗酒风气的蔓延,这种古老民俗对当代资源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不利一面也愈来愈严重,尤其是在旅游点的一些农家乐和酒馆里,一天要摔一万个碗。
这种商业行为和惊人浪费,已与古老民俗的内涵渐行渐远,是该考虑以更文明的方式来改进或取代它了。
例如:研发生产出摔碎后能粘合并重新使用的碗,或是像限鞭、禁鞭那样,采用一定措施来加以限制。
总之,既要让
“土家摔碗酒”的民族习俗不致于在今天消失,又要让
“土家摔碗酒”的民族民俗不致于给当地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大的破坏。
(4分)湖北省七市(州)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题b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项由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调查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每个国家的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
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
大材小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一定会有个人定位、文化心理,社会背景等因素。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觉得大材小用,若从积极的一面看,说明绝大多数国人还是有追求的——没有追求,何来
“大材小用”的感叹呢?对此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觉得大材小用,除了与个人的不满足、不务实有关之外,也与国人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的社会心理离不开干系,在
“望子成龙”的期盼下、在与身边成功人士的比较中,自然会有
“大材小用”的失落感。在看到八成人自感大材小用时,一方面要想想有多少人是因为个人自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要想想有多少人是因为社会开放性和待遇均等化不够造成的。
如果没有后一重思考,就不会把自认大材小用当成是严肃的议题,就不会看清问题的本质。
甚至,最后得出一个中国人不务实的荒谬结论。立意提示:做人不该太好高骛远,而应该脚踏实地。
任何时候,最美好的理想也只是理想,不如现实一点的目标、踏实一点的行动更切合实际。
如果一个人总是没有正确的定位,总是觉得怀才不遇,则不仅不能获得成功,反而可能因为位置感的缺失而怨气十足……湖北省七市(州)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题b卷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