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佛度有缘人。施主信仰天主,与我佛无缘,请回!”
结果吐蕃非但不出兵,就连难民也拒之门外。
而大周呢?
这头求援国书刚到,圣后就立马在御书房里召见白河了。
“白河,这事你怎么看?”圣后直接将国书扔到白河面前。
如今的白河,不夸张说一句,真的是大周国宝了,但凡有事,无论大小,圣后都喜欢听听他的意见。
“什么事?”
白河这时候正醉心于研究“鬼”的课题呢,闻言看了一下,发现是洋文,然后就扔一旁了:“看不懂。”
“你啊!”
圣后白了他一眼,大感无奈。
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懒散过头了。
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血河大阵,以及阵中诞生的“鬼”,他不吃不喝也要研究透彻。可他要是没兴趣的话,拿刀架脖子上也绝对不会多看一眼,比如说洋文。
洋文多简单啊,圣后只学了一天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伦敦英语了,可是白河呢?他看一眼说头晕,看两眼直接装死,谁也劝他不动。
当初与西夷人谈生意,随身带个翻译也就算了,就连当初大法师安其拉亲自送来的《蒸汽魔法概论》,他也是要让人翻译成中文,才舍得看一眼。这样的白河,也是没谁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西夷语言虽然不如汉语华美,但也有其可取之处。朕早就让你多多学习,就算不求精通,至少也要掌握,以你的悟性,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如今倒好……”圣后有点碎碎念的数落了几句。
白河不以为意,笑道:“大周乃天朝上国,由来只有洋人学中文,哪有华人学洋文的道理?”
“还敢顶嘴!”圣后眼一瞪。
“咳!”
白河连忙转移话题:“……所以说,这国书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
“……”
圣后又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摇了摇头,最终还是亲自给他翻译了一遍,并结合当前的时事,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通。
白河静静听完,然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如今西夷求救,却不知陛下有何高见?”
“你!”圣后顿时就气笑了:“朕找你来,就是想问你的意见,如今你倒反问回头了?”
“额……”白河楞了一下,想了想便道:“这事倒也简单,选择无非两个,一是拒绝,二是接受。”
“言之有理,然后呢?”圣后问。
“然后……”白河又愣住了,“陛下,这不应该是您下的决定吗?”
“我……我打死你算了!”
圣后那个气啊,说了半天,这小子终究还是不想管这件事,甚至连过问一下的意思都欠奉!
真是见过懒的,从没见过这么懒的!
啊呸……
他压根就不是懒,而是……而是李元芳说的那样,他压根就是咸鱼一条!
想想,圣上垂问,这是多大的光荣啊!
大周九千万人口,多少学子十载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争一个在朕面前露脸的机会,可你小子倒好,紧巴巴的往外推,就好像那是烫手山芋似的。
手掌举起又放下,电光闪了又闪,圣后终究是还是舍不得。
然后她就盯着白河,有点悻悻然的道:“朕……朕就是想问问你的意思而已,有这么难吗?如果接受,该如何出兵?如果拒绝,又该如何拒绝?若是一口回绝,岂非、岂非……”
“嗯?”
圣后顿了一顿:“岂非让天下人寒了心?”
说到这里,白河忽然笑了:“寒心?那倒不一定。”
圣后顿时眼前一亮:好小子,终于舍得开口了,连忙问:“你有何良策?”
“良策不敢当,诡计倒是有一条。”白河笑道。
“莫要卖关子,快说!”圣后笑骂道,她就是欣赏他这种“谦虚”的作风。
于是白河清了清嗓子,便开口道:“首先,陛下你要明白,无论出兵与否,无论西夷战况如何,大周与突厥之间,早晚必会有一战,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如今突厥的拿西夷开刀,我们大周大可坐山观虎斗,让西夷人消耗突厥人的战力——尤其是高端战力,如此一来,其中种种好处,陛下自然比微臣更加清楚。”
圣后点点头:“话虽如此,不过……”
“陛下,且听我说完。”
白河打断道:“微臣知道,陛下所顾虑的,不外乎世人如何看待罢了。想我大周以仁义立国,素来兼济天下,得万国拥戴。若是坐视不理,必会惹来诸多非议。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是觉得……说得自私一点,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吧,我大周将士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去替西夷人挡刀。
不过,既然陛下垂问,微臣自当尽心竭力为陛下排忧解难。
因此,以微臣愚见,兵,我们一个不出,但是西夷流民,陛下不妨尽数接纳。如此不费一兵一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