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张商英(1/2)

作者:秋文家的鹿鸣
大宋匠作监是一个技术和效力都非常过硬的特殊部门。负责了皇家的工建、兵器、造船、以及各种奇技淫巧的建造。算是皇家自己的“工部”,是一个独立部门。

其实匠作监的建制并不比工部低多少,他们的主官乃是三品大员,叫“判匠作监事”。匠作监之所以受到工部一定程度的监管,这是大宋以前各位名相的努力结果。

大宋有个特点是但凡有想法有作为的宰相,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带着士大夫和官家作对,限制官家的权利。同时这些个宰相也把天下看做他们自己的去管理,这样的思路来源于太祖皇帝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写的东西没有宰相签字就不是圣旨什么的,就是他们这些家伙搞出来的。

当年宋辽前线士气不够,寇老西儿一哭二闹三上吊带忽悠,硬是把快尿裤子的皇帝弄去前线督战,用于提升士气,最终打出了澶渊之盟的结果。类似摆皇帝一道的事,也是大宋的相爷和士大夫们最喜欢干了。

皇帝自己的工部接受到朝廷工部的监管,亦是这些想法飘逸的相爷们想出来。这造就了大宋早期变态的发展势头,让“两个工部”之间出现竞争,带来了技术研发的进步。其次代表皇帝不能想要什么就造什么了,也就是说,控制了皇家一些劳民伤财的举动。

可惜的在于,往前诸位名相们的努力结果正在被蔡京这个祸害慢慢吞噬。徽宗这位文青皇帝其实本身没多坏,所谓人都是惯出来的,蔡京想尽一切办法的满足赵佶,赵佶就如同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今天要一个明天就要两个。所以赵佶时期的内藏库之庞大富有,无法估量,全是蔡京这些家伙通过各种手段,通过东南应奉局搜刮来的。

不过现在高墨涵这太府少卿已经被文青赵老大赋予管理内藏库的权力,小高一定会慢慢的腾挪赵老大庞大富有的私人府库,慢慢地反补瘦骨嶙峋的国库,无奈,国家多艰,处处要钱,没钱真的是亡国惨祸转瞬到眼前啊。这点大局良心小高是大大的有。

某种程度说,蔡京是个合格的奸臣,却也是士大夫群体的大叛徒。因为自太祖皇帝以来士大夫们从皇帝身上切下来的利益,正在被老蔡一点点的还回去。

两天前,匠作监把高墨涵的轴承图纸撸走,现在他们已经制作出精致优美的轴承来了,制造的比高墨涵的更好。

这是当然的,皇家的精英工匠接到命令后,日夜不同的赶工,百里挑一,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制造出来的轴承,当然比高墨涵的好很多。

高墨涵制造的原本就已经很贵,根本就无法商用和民用,只是作为技术验证而已。就算军事用途都嫌太贵了。至于皇家匠作监出来的东西虽好,估计成本比高墨涵还高十倍,只有皇帝能用,就是军队也用不起。

皇城的一片园子之中,皇帝今天没踢球,高俅老儿无所事事的跟在旁边。

三品大员、判匠作监事张商英候在身边,皇帝手拿一副精美的滑轮,在轻轻拨弄滑动着。

“咦,张卿,这小东西能做什么用?快点告诉我。”赵佶和气的微笑道。

大宋的有些个皇帝就这德行,不太有架子,在非公开场合对着比较亲近的大臣,有时候都不自称“朕”。然后非公开场合大臣见皇帝也不跪不叫“陛下”,叫他官家的有,叫他大人的也有,就看这些个家伙的创意了。在大宋,大人的意思和老爸有点接近,君父君父,皇帝小儿就算年纪小也是所有汉儿的老爸。反正至少名誉上的说法就是这样的。

当然只有文臣有这特权,高俅老儿就不能称呼赵佶官家,要叫陛下,也要跪地见礼。

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文臣等于皇族的意思,原则来说官家不是草民和武将的官家,只是文臣的官家。大概意思是都一个家族的人,我是你们的家长而已。

总体来说大宋是个很蛋疼的王朝,各种奇葩事都有,但却应该是奴性最不重的一个王朝。

“呵呵,这小东西可有意思了,官家您看小帝姬。”张商英指着远处一个四岁的小公主。

赵佶好奇的看去,见萌萌哒的小帝姬坐在一个滑轮小板车上,被太监梁师成笑咪咪的拖着车走,看起来很轻松。

“神了,帝姬的那小板车,可也是这个小玩意制作?”赵佶对此很好奇。

“回陛下话,此乃微臣儿子小高发明的东西。听说还可以用于兵事。”高俅急忙介入道。

张商英很想把高俅老儿一拳打,寻思固然是你儿搞出来的东西,但他小子弄出来以后是自己享用,都不孝敬皇帝。

不过想这么想,张商英还不方面当面得罪高俅。不是不敢,而是不想。

张商英算是学乖了,他乃是做过河北都转运使,工部侍郎,中书舍人的牛人,最高战绩做过尚书左丞。但就因为和蔡京政见不合,和蔡京对着干,于是被蔡京严厉打击,一脚踢出中枢,外放做知州去了。

这次能回京判匠作监,正是高俅进谗言帮了张商英的忙。

高墨涵是始作俑者,献出此奸计是为了节制蔡京。而高俅总体是个有点良心的家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春野小仙医 白骨夫人养成记 无敌原始人 魔法师在柯南世界 [穿越]鱼干女与口口日常 海贼之次元沟通群 南飞烟林春花 剑酒梨花星水间 医品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