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智力的作用(1/2)

作者:一弦一柱
九点三十分,大会准时开幕。

魔都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首先作为东道主讲话。

接下来便是今年的大会轮值主席,湘省著名的遗传学家,华夏工程院院士林学英女士做开幕致辞。

主席台上坐着的其他人,也都是各方大佬,都是国医级别的人物。

按照我国举办学术会议的惯例,还有两个白皮像是吉祥物似的杵在那儿。

一个是美国医药中心的高级顾问,一个是德国基尔大学医学系主任。

相对来说,赵士华和周厚生两位专家在这里就不出挑了,作为大会众多的名誉主席之一,列座在主席台靠边的位置上。

他们偶尔私语几句,大部分时候都是正襟危坐的样子。

一套常规流程走完,便到了今年大会的重头戏,各学科交流一年来的新发现,新成果。

第一场便是由林学英女士的得意弟子,李春红教授上台。

李教授的团队去年在广府某单倍群鼻咽癌易感性方面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他们破译了相关疾病在基因组上的易感位点,并为靶向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思路。

看着幻灯片上一张张基因图谱和病理学报告的演示,台下不断响起掌声。

不过到了后面,掌声渐渐变得礼节性和稀稀落落起来。

没办法,这类基础研究就是这样,即便是作为医学工作者,如果不是在本专业内研究,难免会被这庞杂的数据搅和得云里雾里。

杨婷婷如今就是这样的状态。

相关的实验数据,梅塔分析,她一开始还努力装作我也听懂了的样子,一边若有所思的点头,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不过到了后来,杨婷婷还是放弃了,开始放空自己的思想。

简单来说就是发呆。

这时候,她发现,身边的张子凡居然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用笔戳了戳他,问道:“师兄,你听得懂吗?李教授讲得好枯燥……湘南普通话也难理解!”

李教授今年五十多岁了,搞了一辈子基础研究,自然不会是什么演讲高手,口音也十分浓重。

张子凡愣了愣,他还真没发现有什么晦涩的地方,脑子一直跟着李教授的讲座转,仿佛畅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小鱼,受益良多。

想了想,张子凡觉得大概是之前拔除杨婷婷的智齿时,系统给自己加了智力。

之前一直没有发现这有什么用,如今看来,恐怕这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和思维速度。

张子凡小声道:“李教授讲得虽然枯燥了一些,但都是干货,非常有用,有一部分和你们儿科关系密切,回头我给你总结梳理一下!”

杨婷婷捂着脸,感觉智商受到了鄙视。

但自己好像又没有办法回击。

这家伙一会也要上台,像那些大教授一样讲课!

想到这里,杨婷婷居然有了一种幸有荣焉的感觉!

我听不懂怎么了?

虽然我听不懂,但我是其中一位专家的师妹!

而且他还会帮我做总结!

杨婷婷忍不住露出了鸡贼的微笑。

第二场演讲给了的专家,说实话,他讲的东西没有什么新意,张子凡权当练习听力了。

不过中国学术圈就是这样,不请两个老外,就显不出自己有水平,自己的会议国际化。

似乎老外一句“verygood”,就能比得上国人的千言万语。

不过这也不是学者们的错,因为他们中的主力,念书、工作那会儿,正是华夏改革开放初期,正是与西方科技水平、生活质量差距最大的时期。

刚刚依靠自己努力一步步走出农村的毛头小伙子,劈头盖脸接触到西方的发达社会,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并形成固有观念。

张子凡很理解这样的现实。

但也明白,自己这一代年轻学者的使命,便是继承前行的道路,同时打破西方在文化和学术上的垄断,实现国人的自强。

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在今天,张子凡还不得不听台上这位特鲁多教授炒着冗长的冷饭。

好不容易等他讲完,上午的大会也就结束了。

由于日程很满,中午没有太多午休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为参会的医生学者们提供自助餐。

“婷婷!”

正当张子凡和小伙伴们打算放开肚子,多吃几口设备商的赞助费时,忽然一个油头粉面的家伙拦住了去路。

“郑森明?你怎么在这里?”

杨婷婷皱起了眉头,语气中的厌恶之情毫不掩饰。

她有些疑惑,郑森明的母亲明明没有来魔都年会,郑森明本人也不是念医科的,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郑森明骄傲的说道:“特鲁多教授与家母是老交情了,这次他来华演讲,家母特地安排我随行作陪。”

“哦,就是个翻译,是吧?”杨婷婷直截了当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斩龙天师 谁让他修仙的! 布衣猎国 陌上小店 韩娱之风 天命出马仙 写出个末世 死灵君主 镇国战神剑子仙迹 快穿:在女尊世界宠夫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