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六十三章 要分红(1/4)

作者:幽幽tp路
吴良说的上班自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班。

年底了,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未处理,那就是洛城几家公司的分红。

收购的这几家公司,总得拿出点干货,吊着大家的胃口,以待来年更好的为公司卖命。

至于效果好还是不好,反正前几天和大涨超市的老板于東来吃饭时,一起作陪的胖東来的老板于東来说过的那句话很在理,“我一直坚持从公司的净利润中拿出一半对员工进行财富再分配,多赚多分,少赚少分。”

他成功的模式不具备复制性,但是基本的道理吴良还是明白的,一堆大老爷们都是需要养家糊口的,辛辛苦苦一年回去,连个年货都备不齐,然后被家里的悍妇一顿臭骂,再上班还能提起精神么?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洛柴的另外一个大股东,农机厂要求上交利润。

十年前,洛柴盈利的时候,也上交过利润,这是农机厂拿回利润重新再分配的主要措施,毕竟,兄弟单位也有不少亏损的,讲求个平衡。

零三年电荒,洛柴算是补上了以前的欠账,零四年上半年,电荒趋稳,洛柴的效益又回落,想上交利润又没的交。

之后改制,赶上国佳农机补贴政策的出台,洛柴又抢占了一部分农机市场,拖拉机、收割机的配套也是一家一家的谈,加上吴良给出的那些品质提升的项目,发动机的质量越来越好,也得到了市场上的认可,销量逐步攀升,零四年底的时候,总量已经达到四万台。

按照机械行业5%的平均利润水平,发动机行业略高8%,大致算算,洛柴销售额6个亿,也有近五千万的利润水平,农机厂持股20%,也能分到一千万。

利润贡献的主要来源,外资入股,良铮基金随便运作一下,禾兑收上有很大的优惠。

吴良倒是想给企业申报一下高新技术企业,结果发现国佳政策还没出台也只能作罢。

这一千万说多不多,说少,起码也能填个窟窿啥的。

农机厂提出这件事,作为控股方的吴良也得慎重考虑,想来想去,吴良还是尊重对方的意见,该分钱的还是得分。

员工持股公司,集资了六千万,拿到十个点的股份,也能分五百万,虽然不多,总归是能见到活钱了,8%的收益,谈不上多高,但是,这是第一年,既然入了股,自然是看好洛柴今后的发展。

倘若第二年,洛柴挣两个亿呢?

春节前,也是各大主机厂备货铺货的时间。

很多外出打工者挣了点钱,回来到市场上去看看,也有选择买个拖拉机或者收割机的,第二年不去打工了,将农机当成生产资料来赚钱。

有人算过一笔账,收割一亩小麦六十块钱,撇开油耗,一亩地能挣四十五,一个夏天,雇个机手,车也不停的干,工作二十天,下来毛利能有个十来万,去除燃油人工这些,净赚一台车。

比外出打工强,而且并不耽误外出打工的时间——农忙的时候回来收麦就行。

洛城周边的很多小厂,农忙的时候也会放假——不放假不行,都回家收麦去了,谁给你干活啊。

所以,农机补贴政策的出台,真正瞄准这部分商机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这也是从零四年开始,农机市场的黄金十年。

吴良的切入点就在这上面。

如果产品不出问题的话,洛柴曾经作为农用发动机第一品牌,迟早也会占领国一国二阶段的市场,有吴良这个bug的存在,他所做的就是将这一进程向前推了一把。

印象中,洛柴的这个企业其实也挺有意思,打下一个市场,往往干两年就丢掉了,先发优势丧失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产品不行,不,应该是搞产品的这些人不行。

发动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