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导演的话语权,不是那么大的!>
尤其是来自院线的直接投资…>
你的电影要在院线上映,那你就得听从某些安排。>
即便是吕潇然,每逢新电影上映,为了多一点点排片,要陪着那些个院线经理去请客、拼酒、说好话,给利是。>
当然,你可以装逼不搭理他们,那电影上映了,不给你排片呗!>
旺达又不是没干过!>
打压华宜兄弟…>
冯晓刚撕了一波逼都没用!>
一般来讲,电影选角,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应该是投资方提出人选,导演觉得可以接受,那就用了呗。>
橙子映像是吕潇然的公司,他拍电影,向来自己说了算!>
《智取威虎山》说了1.5亿投资,那就1.5亿,不打折扣!>
其实,吕潇然自己也挺心疼…>
那是1.5亿,不是小数目!>
这种电影肯定要仰仗院线排片…>
正常来讲是这样的:越是大投资的电影,越是要大公司大财团合作,也就必然要尊重他们的意见。>
当然,如果橙子映像是上市公司,可以自行募集资金另算…>
所以,这次宁波广播电视集团的投资,他吃了,星光灿烂的投资,他也吃了。>
只不过,小吕子一项的原则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不可能拿了钱,不办事。>
关于如何捧红大恬恬,还得慢慢来…>
至少得让小吕子跟她见一面吧!>
了解一下特长、优点、性格、深浅…>
最后那个划掉!>
……>
按照诺兰的说法,3电影本来就是个噱头,电影本来就是3的,只不过3电影多提供了一个视角。>
如果用2的叙事拍摄3,问题不大,后期转职成3也行,只不过这么做就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即便是《泰坦尼克号3》也只是2.5而已,很多镜头根本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所谓3拍摄,就是你用两台摄像机模拟左右两眼视线,分别拍摄两段,然后将这两段同时放映到银幕上;放映时再采用必要的技术方法——带上3眼睛,使观众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图像。当两幅图像经过电影观众的大脑叠合后,他们就对银幕画面产生了立体纵深感,然后,就能感觉到立体效果了!>
这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在实际操作控制中却十分困难。在拍摄中,两台机器的一致度要求非常高,否则很难拍出很好的效果。>
立体电影并不是个新鲜玩意儿,早在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就已经出现了。>
希区柯克就拍过《电话谋杀案》——那玩意也是3电影…>
当时为了把观众从电视前夺回来,好莱坞推出了一种能带给观众全新感受的立体电影。>
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时,会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
从而把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只不过这种方式一致没有大规模采纳,直至《阿凡达》的出现再次把3电影拉向了热潮…>
吕潇然不是技术狂人,但一般有什么新科技,他还是很愿意尝试的!>
于是,万芊、焦二宝被各种实验,一个镜头拍个十几遍…>
王洛旦忙得很,好像跟博哥要合作一部戏叫《假装情侣》。>
后来这个戏被江建筑师截胡了…>
“好,这条过了!”>
焦二宝和万芊长叹一口气,前者抱怨道:“导演,咱们还要实验多少次?”>
“已经在进步了,前天咱们刚上手的时候,一条拍了两个多小时,现在一条只需要二十分钟了!”>
万芊:“那要试验到什么程度?”>
“得缩短到跟正常拍摄没什么两样…否则,咱们就不能叫成功!”>
随口回了一句,吕潇然继续跟摄影杨震宇探讨:“你感觉怎么样?”>
“还能再缩短一半!”>
“…我也觉得,”吕潇然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行了,今天就到这吧,咱们先回去,明天…”>
杨震宇赶紧问:“明天几点集合?”>
“…明天开始我要宣传《失恋33天》了,你随便找几个工作人员拍着玩呗,别把设备弄坏了就行!”>
“!”>
扭头看了看了满头汗水的两个姑娘,吕潇然突然觉得有点对不起她俩:“走,我请你俩吃大餐!”>
“行,走吧!”>
“…不用洗个澡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