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这部电影跟吕潇然没什么关系,他既不是主演,也没有投资。>
但这是宁昊的电影。>
全中国都知道吕潇然跟宁昊关系好…>
所以,北京首映,帮忙站台是应该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橙子’又买了五万张《赛车》的电影票,吕潇然当然希望这单能卖出去——虽然知道做线上平台就是砸钱,但还是心疼啊!>
首映仪式在北京的会展中心。>
来了很多记者,毕竟《疯狂的赛车》开辟了国产中低成本喜剧大卖的先例。>
以前就只有大制作和冯氏喜剧能卖票房,宁昊的出现,告诉所有人,电影只要好好讲故事,一样可以大卖!>
咱就说以前,一部国产大片享受到的正常待遇通常从影评人们含蓄的批评,进而是无数观众与网名们的怒骂,最后则是官方统计票房,发现又踏马上亿了。>
于是,好吧,明年再来一次。>
规律就是:先炒作,一定要用最好的导演,大投资,目标直接指向奥斯卡。>
什么编剧啊,武指啊,美指啊,全部要最有曝光度的。>
两岸三地演员都来,大家一起热闹,合拍片,有事没事就互相表演“我一直都很欣赏某某老师”的把戏。>
再送去国外评个奖,甭管有没有戏,海报得先挂在意大利或者法国,二十万人民币挂一次。>
正式上时再搞个典礼,能演来唱的都来,最好把一线明星全都请来,主创人员一字排开,个个脸上写着四个字“内敛、自豪”。>
然后片子一上,大家一起热情的骂一次,顺便贡献票房。>
你说这样的电影不好看?>
通常大片除了热闹,啥也看不着!>
然后呢,还有一帮人嚷嚷着要支持国产电影,他们怎么说的?>
有位导演说过:宁看一部不太好的国产影片,也不看一部制作精良的外国影片。>
咋了,外国电影招你惹你了?>
你干脆闭关锁国吧,别让外国电影进入中国!>
既然开放市场,就应该给观众选择的权利!>
中国电影的发展要靠电影人和大环境的共同努力,而绝非砍腿取齐。>
说句不好听的,你丫阳痿,我没义务死守贞洁。>
你拍的不好,我还不能不看?>
……>
“来啦!”>
看到吕潇然走进来,宁昊还挺开心。>
“废话,你给我打电话,我能不来吗…对了,争哥来了嘛?”>
宁昊摇头:“他还没到,怎么…都怪你,非要让他执导什么《人在囧途》,搞得他现在无心参加宣传…”>
“他自己说了想挑战一下自导自演,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估计你那《人在囧途》能有多少票房?”>
吕潇然想了想,然后道:“我估摸着八千万不成问题!”>
“这么高?”>
“现在的市场很好的,尤其是喜剧市场!”>
这话是对的,市场好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两个月时间,荧幕数量从4000块增加到了4300块…>
这涨幅快赶上房价了!>
看好电影市场这块的有钱人太多了!>
上峰支持院线建设,下发了一堆院线经营牌照,一句话,此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但凡基本功够用的,以如今的市场容量,票房准保破亿。>
吕潇然的八千万还是往少了预测呢。>
两人正聊着,黄博走了过来,看到吕潇然,打趣道:“咱们的两亿大导演来了!”>
“啊,两亿?”>
“…加一块不就是两亿吗?”>
“还能这么算?”>
“反正我看媒体都这么称呼你。”>
“…得了吧,媒体说的话有几句是真的?前年称呼宁昊鬼才导演,去年又喊我鬼才导演,鬼才这个词还能量产?”>
“哈哈…”>
三人笑了笑,宁昊问:“你过段时间有档期吗?”>
“你不会要拍新片了吧?真的要拍新片!卧槽!”>
“怎么了?”>
“我手上有五部戏约,拍完现在这部电视剧,就得去拍《风声》,完事了,拍自己的电影《时空恋旅人》,下半年还有一部《大人物》,明年年初,拍《烈日灼心》…”>
黄博都懵了:“…你这么忙?这档期都排到明年了?”>
“没办法,公司要赚钱,我就得身先士卒!”>
“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