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这块蛋糕,所有的分账都是扣除各方成本之后的!>
否则,唐尼为什么从《复联4》拿到的分成7500万美元的片酬,而不是2.16亿呢?他享有全球百分之八的票房分成啊!>
现阶段的中国电影,上限摆在这——拢共只有5000多块银幕,能贡献多少票房?>
票房过两亿已经接近极限了。>
大部分电影制作公司追求的只是不亏本而已。>
能做到这一点的内地导演,以前有冯晓刚,去年多了一个宁昊,今年则杀出来一位吕潇然!>
如果纯粹按市场价,吕潇然现在的导演价码应该是五十万—八十万之间,如果单纯找他演电影,片酬应该在八十万左右。>
这是现在,可是《边境风云》开拍的时候,谁能想到票房能爆?>
还片酬?>
你自己算,《边境风云》分红给了他两百万,真的是李铭优待他了!>
当初宁昊,《疯狂的石头》,身兼导演、编剧两大身份,电影成功后,制片公司给了他三十万的大红包——还是考虑到到他需要还房贷。>
这待遇跟吕潇然没法比!>
那《边境风云》,小马赚了多少?>
票房分成方面,扣除成本、吕潇然的分账,可以拿剩余的四成,也就是365万…>
当然,后续还有影像版权、电视版权之类的,但那个微乎其微最多再入账五十万…>
制片厂忙活了一年多,盈利400万左右…>
这么一算账,吕潇然突然觉得做电影真的没什么钱途。>
“你要这么想,这是一笔商誉投资,小马奔藤逆势而起了!”>
“…这不才一部电影嘛,怎么就逆势而起了?”>
“电影公司赚的是行业荣誉,一部电影成功,就会有很多的合作方加盟,比方说广告公司,品牌植入等等…你以为影视公司单纯依靠票房生存?”>
影视公司制作影视产品,投放到电视台和影院,电视台要靠广告,影院要建在商场,商场要拉拢品牌入驻,形成商圈,商圈要贴着住宅区,住宅区要政府批文…>
这是一条产业链!>
冯晓刚没出事前,真的是华宜的经济支柱,除了电影本身,还有‘冯晓刚电影公社——中国独具特色的电影主题旅游胜地’开发…>
吕潇然脑海里盘旋了各种念头,然后试探的问:“要不你去找几个品牌问问看,愿不愿意植入《夜·店》,我们收点广告费…”>
曾广贤回复道:“…其实市场推广部已经在联系这件事,目前有十二家品牌对植入感兴趣…”>
“十二家…那能节省不少制作成本了…”>
吕潇然一脸欣喜,电话那头的曾广贤接着道:“其实只要有三分之一愿意做植入广告,《夜·店》就赚钱了!”>
“…什么意思?”>
“我的价码是出现一个镜头十万块!”>
“…你太贪了…回去再聊,先挂了!”>
一个镜头十万块…>
那吕潇然要是让杨青不停切换镜头呢?>
其实,现阶段做电影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如多制作几部电视剧!>
当然,电影也要拍…>
嗯,可以适当减缓一下拍片速度,从一年一部减到两年一部吧!>
……>
剧组,《雪豹》还在拍摄,老曹饰演的张仁杰出场了。>
之前就说过,《雪豹》这个剧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没有被列入神剧、雷剧一类,就是因为张仁杰的出现!>
或者说,没有将我党过度神圣化。>
《雪豹》推翻了大多数抗战剧中政委“伟光正”的形象,特派员张仁杰自持特殊身份,一再看轻周卫国的作战指挥能力,怀疑周卫国的忠心,在打仗中坚持外行指导内行,导致了惨重的损失,直到死前才幡然醒悟…>
在当下的政治形式下,《雪豹》努力在叙述历史时“不虚美,不隐恶”,这也是很多同类电视剧所不敢做的。>
甚至真实再现了虎头审查干部的“审干“运动,矛头直指周卫国——他想除掉周卫国,巩固自己在虎头山的军事和政治地位。>
张仁杰从出场就对周卫国充满敌意!>
为什么?>
除了因为周卫国出身果党,还有,他也看上了陈怡!>
陈怡的心仪对象刚好是周卫国,自然他的脸色不会好到哪里去,再加上周卫国的实力在他之上,各种因素的混合,让他对周卫国就更不顺眼了。>
所以他在被陈怡拒绝后,把怒火转移到了周卫国的身上,在他身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总之就带了那么一点报复性的心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