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章 招魂请灵

作者:未知
“阴羌是太医令,自然医术高明,并且经常陪王伴驾,为人也绝对十分地聪颖,聪明如他,怎会不知伴君如伴虎,自己的性命也仅仅在别人的谈笑风生间,就有可能灰飞烟没,拓跋珪的野心,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若是明摆着自己肯定会被杀害,你觉得这个阵法,他会给拓跋珪布置的这么百密无一疏吗?”

此时,那随侯珠仍旧在散着浑圆而柔和的光芒,这光芒照进了崔明丽的眼睛里面,让她的眼珠儿光彩熠熠,若论及通灵,崔明丽自然是大于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聪明如阴羌,他又怎么不晓得拓跋珪的野心还有为人呢?他又怎么不晓得这个事情事关自己的生死还有性命的安危呢?若我是阴羌,明知道自己逃不出去,起码也会在布阵的时候,专门留一疏漏之处,让你无法进入“天道”。

“你感觉到了什么吗?”我问崔明丽,“你是不是感觉出阴羌的魂魄了?”

崔明丽点了点头,她环绕着四周,这处地宫的建设,肯定需要耗费十分之多的人力,并且你也知道,古代的帝王将相,但凡对于那些建造地宫陵寝的工匠们,都是防不胜防,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地宫陵寝的构造知道的最多。

何况阴羌才是他这件事情的全权负责者,也是最接触到这核心事物的一个人,拓跋珪自幼心狠手辣,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他自然是不会留下的,但是阴羌肯定也会在这阵法的布置之上留了一手,起码,会出现一个漏洞不会让这拓跋珪成功登入天道。

太医令为官职名,最先见于战国时期秦代,在汉代最高医官是“太医令”,比拟之,和现代之中央卫生部长相似。西汉之时,有两太医令,其一属于太常,其一属于少府。《汉书》有云:“奉常,秦官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医六令丞。少府,秦官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十六官令丞,又胞人三长丞,又上林中十池监,又中书谒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

绫采用斜纹组织或变化斜纹组织。传统花绫一般是斜纹组织为地,上面起单层的暗光织物。绫质地轻薄、柔软,主要用于书画装裱,也用于服装。

绫在汉代以前就有了,汉代的散花绫用多综多蹑机织造,三国时马钧对绫机加以改革,能织禽兽人物较复杂的纹样,正所谓“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唐代的官员们都用绫作官服。在繁多的品种中,浙江的缭绫最为有名,宋代在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狗蹄、柿蒂、杂花盘雕和涛水波等名目。并开始将绫用于装裱书画,元、明、清时期产量渐减。

“这条白绫,便是崔钰崔府君当年断阳之物……”崔明丽声音低沉。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