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7章,微雕(2/2)

作者:初景

徐茉茶、琢磨着材料能弄到,放大镜并不难做。

在1260年,马可波罗曾经描述中乂国老人家戴眼镜看小字的景象。

这眼镜呈大椭圆形,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斐,也因此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徵。

据说,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的代价换一付眼镜的记录。

在欧洲,眼镜是十三世纪末发明的,当时的威尼斯与纽伦堡就以制造高透明镜片闻名欧,不过,当时的眼镜只能说是放大镜,时才拿在手上。

在13世纪时,放大镜已经非常普及。

所以,徐茉茶也不用完全造。

只要把已有的,修改一下。

大家好理解。

也知道玻璃的意义了。

玻璃能做的事很多。

有了放大镜,做微雕更容易。

唐衢正好有主意:“大额的,我们商议一千两银子,一次做十万大概就够用。我们的技术,保证五年没问题。加上微雕,银块或皮币等很多能选择。”

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一作紫)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没办法了、就会想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

徐茉茶觉得、一块金属?变成精美工艺品。

有人想到了:“想收藏,还得对比值不值一千两银子。”

唐衢:“那不行,我们不是亏了?”

徐茉茶:“第一次第二次、收藏价值还是很高的。我们就是要提升技术价值。”

懂了。

一块银子,变成一千两银子的价值。

用的银子少了,携带也方便了。

徐茉茶:“微雕容易、就是不好放吧?还得配皮袋。做标准的皮袋,塞到腰包或肚包里。”

几人也明白了。

徐小姐还能做一回包?

宋庚承认:“这包没什么不好。一个包比起搬一箱子。所以,这不论银块还是皮币,厚度要限制,要不然得揣好多包。”

把人逗乐。

带的多咋整都行啊你会将微雕弄坏吗?

它也不是风一吹就坏。至少要比核雕皮实。

就是地上砸两下,还得好着。

一千两银子呢,开玩笑。

越豪商越注重。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