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5章 交阯的改变(2/2)

作者:曾灵
边选拔安南“土官子弟及民间俊秀充生员”至南京读书为地方培养儒学人才“擢为教官”,还派遣内地老有所成的人才到交趾充当学官任教,以复华风。

大明对交趾实现内地化,所以为普及儒学,当时明朝内地大量书籍教材颁发给交趾各府、州、县儒学的师生学习。大越史记全书》曾载:永乐年间,明遣监生唐义,颁赐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为善阴骘》、《孝顺事实》等书于府州县儒学。另《明太宗实录》载:永乐年间,交宣化、太原、镇蛮、奉化、清化、新安等府及所隶州县学校的师生贡方物,谢赐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为善阴骘》等书。

同时,科举制度亦开始在交趾施行,举行和内地诸省一样的乡试,规定交趾乡试人数为十人,与云南相同。此外,明朝选拔优秀的安南各府州县儒生前往南京国子监学习。

据《大越史记全书》曾载:“初,诸州县学,不拘入学年月浅深,择有学行者充岁贡,补国子监,府学每岁二名,州学二岁三名,县学岁一名。后改定府岁一名,州三岁二名,县二岁一名。”

除了挑选贡生入内就学,永乐帝还选交趾土官、土人前往内地观摩学习天朝礼仪制度。土官考察了半个中国,沿途耳闻目睹了中国的风俗习惯以及各种礼仪制度,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

如今,各地州府县的文庙以及祭祀山川、社稷等的场所,已开始慢慢建立,这些均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播儒家思想。如今交趾各府、州、县设立的祭祀风云、雷雨、社稷等坛场共达数百处之多,地方官员定期作春秋二祭,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城隍庙、旗纛庙等,春秋朔望,文武官僚行礼祭享。

所有的一切,均让这如今的清化知府黎利,感受到大明帝国独有的魅力与脉动,而让其心神向往之。黎利曾与王九言道,假若持续若干年,这交阯郡必定改庭换貌,焕发勃勃生机……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