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赵光义狠辣无情,皇帝不得已地方(1/2)

作者:智者飞龙
( ) 这次王诜也是准备了很多东西,而他也明白这次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必须要做的隐秘,但是他没有想到的这次的事情竟然会变得这么复杂,他也是没有想到赵光义为啥会那么狠,不过这次的事情也是很有必然,此刻的王诜已经决定要除叶东这个人以绝后患,不然养虎为患后患无穷无尽啊!

为啥要么做呢?因为帝王都是生性凉薄的人,中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更迭是很快的,自秦朝统一全国,开始中央集权制之后,就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超过三百年,三百年这个时间节点就好像一个魔咒一样,将中国历代王朝的命运定格那个时间节点之前。

《史记》中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是这样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话,就是说,能陪皇帝打江山的人很多,但是大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历史上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也很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刘邦和朱元璋了,这两个皇帝都是布衣出身,与那些本身出身名门贵族的皇帝不同,他们当上皇帝后,特别害怕有人夺他们的皇位,因此上,他们在为期间就杀了很多的功臣,以确保后代子孙皇位的绝对安全性。

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分别杀了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韩信、卢绾、彭越、英布等,而被杀的这些人中,大都是异姓王,刘邦辛苦几十年打下的天下,为了守住刘家天下,自然是不能允许对刘家天下有威胁的人存在的。而另外一位朱元璋,在称帝之后,杀得开国功臣那就更多了,其中胡惟庸和蓝玉案杀得最多,据说有三万多人,开国第一谋士李善长也是难逃一死。

开国皇帝如此的喜欢诛杀功臣,并不是说他们喜好杀戮,而是有一定原因的,在皇帝坐上龙椅之后,他的心思便和当初陪他打天下的大臣们不一样了,皇帝们心中想的是长治久安、这些人能继续辅佐自己,自己的皇位可以遗传万世,而大臣们心中想的则是要封疆裂土,成为一方诸侯,从此吃着俸禄,安度余生。而在起义之初,皇帝和大臣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现任统治者,所以双方有一个共同得目标,因此可以相安无事,而一旦事成后,皇帝想着约束大臣,而大臣想着要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由的权利,双方的矛盾也就此产生。历史上的好皇帝为何大都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先讲一下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孟子去见梁襄王,梁襄王问孟子,怎样的人才能一统天下。孟子回答: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一统天下。在这里,我们暂不评价孟子的治国思想,不去讨论这条标准的应用范围和判断效果如何。古代想说的一点是,孟子之所以将“不喜欢杀人“这条标准看得如此之重,原因正如孟子所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

是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亡“,大臣如此,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自古君王,由于掌握着全天下人的生杀大权,终其一生,时时与杀戮和鲜血为伍。暴君昏帝自不必说,连被当做贤明皇帝的代表的李世民,也是早期跟着父亲戎马倥偬,功业始自杀掉亲兄亲弟。清算起来,那些名垂青史的贤君伟帝,也大多难逃一个重级杀人犯的罪名。

皇权的血酬定律

吴思发明的血酬定律是这样的:强盗、土匪、军阀和各种暴力集团靠什么生活?靠血酬。所谓血酬,就是对暴力的酬报,就好比工资是对劳动的酬报、利息是对资本的酬报、地租是对土地的酬报。不过,暴力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血酬的价值,决定于拼争目标的价值。如果暴力的施加对象是人,譬如绑票,其价值则取决于当事人避祸免害的意愿和财力。这就是血酬定律。

对于皇权的争夺、皇帝的暴力倾向来说,血酬定律同样适用。研究历史,我们悲哀地发现,皇帝的成绩几何,与他的杀人数量往往成比例,杀人越多,酬劳越大。真实皇权中的生存游戏,就是那么残忍。在中国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