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而乃使理乱殷之弊民,显荣爵於藩国。r”管蔡论

从益州调运钱粮北上关中,一是为了纾解关中的旱灾,确保百姓不至于没有饭吃;二是为了间接削弱益州的实力,只要益州府库没有足够的钱粮,便壮大不了任何人的野心。

先以救灾为名调运粮草,至于在路途会造成损耗多少姑且不问,等到今年的旱灾结束后,从益州转运钱粮充实关中也渐成了习惯,天子便可在这个基础上尝试着往触动中心与处所分税的利益蛋糕。只是在眼下,仍然是以援关中、弱益州为主。

“益州刺史邯郸商我见过,别的不说,单是一点,办事就很得力。”天子简略点评道,对于邯郸商,他并没什么很满足的印象。当初在召见他的时候就能看得出,邯郸商胆怯软弱、表面上儒雅优容,实际上自私贪婪,这样一个性格缺点、又处于权利边沿的小人物,只要给足了利益,就会不遗余力的为提拔他的人办事。

当初为了寻这么个小人物,天子可没少操心思,如今当着众人的面提起邯郸商,他也说不出什么有何精彩的处所来,只好拿一点‘办事勤恳’来搪塞:“这次调运益州钱粮声援关中旱情,就由他来经手,也好看看他的才干如何,以后也好视之授任。”

东汉以降,刺史的权利逐渐扩大,不仅秩二千石、与太守品秩同级,还能领兵作战,干涉处所政务。刘焉当年提请重设州牧,实在就是在刺史现有的权利基础上,使其增长了更多明文规定的权限、得以名正言顺的治理属下郡县。

天子亲政以来固然嘴上未曾明说,但对州牧制度却是十分反感的,所以无论是封官还是授任,他都仅给刺史的名号。就连当年身为幽州牧的刘虞千里进朝,也照样被改任为刺史,不过是给了他秩中二千石的超然待遇。

韩遂等人所在的州郡是朝廷的权利目前难以触及的处所,刘虞、钟繇所处的州郡又急需有人领头集权而不是分权,所以他们领着的刺史名位还是拥有必定的军政权利。与他们的现实情况相比起来,益州无内忧外患,自然不需要军政集权的主座,同时也就成了天子触动处所改革的另一个试探。

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邯郸商担负益州刺史,却只给他秩六百石,权责只包含监察二千石等处所官是否秉公理政、是否与处所强宗豪右相互勾结等六条基础职事,把从东汉以降,州刺史逐渐成为一个郡太守之上的行政官员重回到了最初设立的原点,单只负责监察的重任。

这不仅是对益州官僚、豪强气力的削弱,更有可能会重新改写汉代的刺史制度。

然而董承并不在乎这个处所制度的转变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他只知道,天子无论出于什么心思而力求促成的‘弱蜀’之策,自己必定要全力支撑。

“君上所言,臣认为然。”董承看了眼脸色复杂的赵温,低着头说道:“益州各地粮草久存无用,多年也无急需,如今关中有灾,倒不如转运北上,以解燃眉之急。至于途中损耗、山行不便,臣认为饶是如此,也不能因噎废食,应着益州刺史审度从事,便宜而为。”

益州刺史的改制,固然使邯郸商手中的权利大幅缩水,不能随便干涉太守民政,但却使其地位超然,可认为天子监察处所,打击豪强,督促行政,比如这一次调运蜀地钱粮,就由邯郸商亲身负责督办处所官员。这一方面能加强中心对处所的掌控力度,防止益州这种处所再度涌现割据权势;另一方面也能对益州的战斗潜力与富饶程度有个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天子‘嗯’了一声,在席榻上忽然坐正了身子,微俯身看着赵温说道:“赵公认为何如?”

“眼下旱情要紧,益州既有余粮,自当捐输以纾国难,岂有畏远吝费的道理。”赵温面不改色的说道,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主动建议道:“益州多豪富,朝廷不妨劝捐,如此,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