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一章丨暂缓急难(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明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韩非子·说疑】

他强息怒火,正欲发话,只见黄门侍郎射坚打门外走进,看到尚书台内王允与士孙瑞一触即发的样子容貌,微微一愣,道:“王司徒,陛下听说董卓就戮,甚为喜悦,特让你往宣室殿庆祝。”

“这事,确实值得老夫为陛下贺。”王允盯着射坚一字一句的说完,然后转身就出往了,与其在这里跟士孙瑞等人糟践口舌,倒不如往宣室殿找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射坚好生奇怪,故意落在后面,对士孙瑞和杨瓒见了礼,皱眉道:“司徒这是怎么了?”

尚书台人多眼杂,士孙瑞有些不愿多谈,随便说了两句便打发射坚回宣室了。

射坚只得跟在王允车驾的后头,紧赶慢赶的达到宣室,刚一进门,便听到王允对天子的质问:“陛下既知两道制诏里圣意相违,不利于朝廷施政,更不利于国家威信,又何故另外使人拟诏?更何况,陛下年未及冠,此时干涉尚书台,实在是分歧体制。”

“你前一句话说得对,制诏旨意抵触,会让臣子们不好办事,但这也好解决,把其中一道制诏撤销追回就是了。”天子身穿玄色的燕居常服,端坐榻上,不紧不慢的回复道;看见射坚站在门外一副想进又不敢进的样子,天子冲他点了点头,示意射坚进内就坐。

天子看射坚就坐后,复又说道:“至于哪道是符合圣意,哪道是不符圣意的,王司徒自己还不知道吗?我今年十二,的确尚未及冠,可如今天下崩坏,正非常之时也,当行非常之事,何必拘泥礼法。更何况,我大汉从未有过幼君不能执政的规矩,倒是常有外戚权臣假借天子年幼,擅操君威,不顾王命,这本是乱政,没料到这便成了司徒口中的体制了。”

说到这里,射坚哪里还不明确出了什么事了,他本认为董卓今早被吕布奉诏杀逝世已属惊世骇俗,没料到在诛董一事背后还有天子与王允两人的争斗。他想起前些日子奉车都尉王斌对他的示好,并暗示日后定有提携,那时他便觉着奇怪,如今看来,倒是一切都说得通了!

这厢天子与王允的争执还在持续,王允面带哀愤,索性免冠叩首,道:“自董贼擅专,逼逝世弘农王,《礼记》曾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何况君父?臣等以此为大耻,枕戈为得礼,用尽心思的策划,乃得有如今奸贼授首的局面!臣若有私心,又何至于此?陛下本日此为,难道就不怕让天下人冷心吗?”

天子确实怕让天下人冷心,但历史上王允在诛董之后十分跋扈,目中无人,不仅一意孤行杀了大儒蔡邕,冷了朝臣之心,更鄙弃李傕、郭汜等董卓余部,不肯赦免,最后酿成大祸。

有后代的经验教训,天子如何能放任王允在朝廷施为?至于是否让天下人冷心,只要天子力保蔡邕,那时就不是冷人心,而是得人心了。

只是现在骑虎难下,王允说的前后两道制诏相违背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天子早有了打算,他本就没想着能全然收下长安四周的部队,在这个事情上与王允硬顶下往,只会两败俱伤。

能拿下徐荣的三千人已是最好的成果了,至于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下诏收胡轸等人六千兵马,则是为了在起冲突时,能捉住一张好牌来与不知情的王允演一场戏。

于是天子主动退了一步,他在射坚讶异的眼神中郑重的表现了歉意;“司徒所言甚是,我本来是想着帮司徒一把,解决董卓余部,戒备有人起兵闹事,如今看来,到是我多此一举。”

何止是多此一举,天子这一下子等若是和王允撕破了脸,任谁都能看出君臣不和,这在那些投机者看来,无疑是好事一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