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9章 心思荃兮路阻长(中(1/4)

作者:猫疲
第三百六十七章心思荃兮路阻长(中

而在浔阳城外的江口上,作为坐船和刚开过临时军议所在的大船上。周淮安也在审阅一份新呈送上来的名单和相应的备注。

这都是最近一期来自士兵委员会和虞候司的秘密报告,差不多收罗了如今江州境内太平军的麾下,与义军别部交流过程当中的反向动态;以及在这些外为义军当中情报收集和摸底的成果。

毕竟在太平军在私底下摸底和挖墙脚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收到来自义军内部,甚至是大将军府本部的窥探、拉拢和收买的手段;这就对于太平军的军队组织建设和制度严密性,圆子思想和信念上的凝聚力、向心力,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挑战和考验了。

当然了,绝大多数底层普通士卒那边的问题反而不大。毕竟除了将领的亲兵队或是族人乡党构成部曲之外,能够向太平军这样给出相对公平而稳定待遇的地方,可以说是麟毛凤角的;就算是真有个别受不住诱惑而鬼迷心窍被拉走了,以自身的层次也根本起不到什么用处。

毕竟,在现状下内外士卒的待遇差别与长远预期上,还是没有什么什么人可与有着相对成熟《太平田亩制度》和《圣库体制》太平军相比的;而给士兵授田无论是在那个封建时代,都是一种收聚人心的大杀器。哪怕是在现有《太平田亩制度》规划和奠定的公田制度下,仅限于士卒个人及指定家人的土地使用权而已。

但是大量吸收了旧义军别部之后的中下层头目和军官当中,就具有一定的风险的;相对境况已经大为改善的普通士卒和小头目,在见识和习惯了某种意义上阶级悬殊的差异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于太平军的现状,和正在实行的制度有所满意。

或者说个别人又自觉在太平军期间的经历,已经让他们掌握了一些足以傍身和邀买名利的手段、技艺,那的确是有可能与某些势力私底下开出的条件一拍即合,而做出出卖消息牟利,到脱离、叛逃别部的举动来。

而在这份名录上出现一百三十七人,其中已经查实交往过密超过常态的有十一人,而需要重点观察的二十三人;另外还有四十五人是没有及时向所属上官和随团虞候报告,或是对此持又不以为然的态度。其他则只是风闻往来的轻微嫌疑而已。

虽然其中相当部分,很可能是纯粹出于个人义气或是无所谓的意气,而忽略了这方面的忌讳和避嫌。但是作为一个以令行禁止为基础,具有共同目标的新兴势力;最不需要的就是这些出自个人主观立场和情绪判断上的“我觉得该怎样”。

这些数字相对如今太平军的整体基数其实不算多,但是放在中下层头目和军官当中,又显得有些不少了;所以这一批上了名录的人将被不公开的打入另册,而排列在各种升迁、任用和调遣的末尾选择,或者干脆宁缺毋滥的就此边缘化掉好了。

因此如果他们在没有其他突出,或是优异表现来扭转的话,那将不可避免的被打发到无力化的二三线位置上,最终就是给个屯庄退养就算是好了。至少在一个蓬勃进取的新兴活力团体当中,这种因为一念之差或是想不通而步步落后的掉队成员,在不断涌现和选拔出来的新血面前,没有什么可惜和留恋的。

不过,让周淮安比较欣慰的是太所看好的那些人,都没有被归纳在其中;就算是有一些故旧的往来,也是在事后及时的例行报告和存留记录了。此外那些从岭外带出来的老义军所属的比例也是极少。

差不多都是发生在那些收编而来,又正在接受不同程度改造的别部义军成员身上;根据其中收集来的一些言行,也多数是对于不能像过往那么自由和放手行事,而在同乡、故旧和朋党面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牢骚和抱怨的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