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三十九章 秋巡洛阳城(3/4)

作者:朕御山河
路的名义出去的,否则,李隆基找不到自己会怪罪的,而只要自己亮出视察道路的名义,李隆基就会觉得,李安在为日后继续修建铁路寻找路线,心里自然也就不生气了。

通过这半个月的视察,李安现洛阳城的物资储备,的确比长安城要丰富的多,而且,江南和东北的大宗商品都会在洛阳城这里停留,进行交换的转运,经济实力丝毫不弱于长安城,只是由于长安是都城,所以,在地位上才能压住洛阳。

洛阳城是个好地方,非常适合做国都,只可惜距离安西更远了,不利于大唐帝国日后向西扩张,否则,李安真会劝说皇帝迁都的。

半个月的视察结束后,李隆基心满意足的坐上火车,返回长安城,并当即决定,在冬季的时候,再来洛阳城视察,以欣赏路洛阳城冬季的特有美景,当然,沿途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有了铁路系统之后,巡幸洛阳城变得极为方便,而且,坐在火车上不颠簸,车里设施也极为豪华,非常的舒服,行进的度也很快,大半日就抵达目的地了,如此,李隆基离开都城,外出巡幸的频率,肯定会大大增加。

后世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所以造成了旅游热,不管年纪大的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看看外面的风景,调节调节心情。

而在大唐这个时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大部分人是没有条件出远门旅游的,只有那些条件好的贵族子弟,才会策马郊游,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但现在铁路系统已经获得成功,日后,老百姓的出行都会变得更加的容易,旅游热也许会逐步展起来,前提是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有足够的闲钱外出旅游。

回程的风景与来的时候有不小的差别,毕竟,半个月过去了,很多落叶树木,变得更秃了,地面上也堆积了更多的落叶,看上去更加的荒凉,也更有秋天的味道。

沿途偶尔能看到路人,只见这些路人,全都用好奇的眼神看向高行驶的列车,仿佛看到非常新奇的怪物一样。

在皇帝返回洛阳城之后,除了皇家御用列车被完好的保存在长安城的火车站之中,剩下的火车开始投入运营,以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李安则奔向研中心,开始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耕地和抽水的机械进行细致的研究。

对于后世的耕地拖拉机和抽水机械,李安是再熟悉不过了,前世小的时候,他所在的乡下,有很多抽水机械,一级一级的将湖泊的水源送入较高的位置,以灌溉需要浇水的农田。

而耕地的拖拉机,那就更多了,一到春耕和秋收的季节,稻田地里到处都是拖拉机忙碌的身影。

长期的接触,让李安对这两样东西印象深刻,大学的时候,又学了很多机械学的常识,对这些机械的原理就更清楚了,所以,画个最基本的图纸,还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由于现在根本就没有电力和柴油,只有蒸汽机这个大家伙,所以,这两样东西的制造,还需要进行很大的改进,最终做出来的产品的尺寸,可能会比后世的两样东西庞大很多。

一想到自己能够研出来的耕地机,会比后世的联合收割机还要庞大,李安就觉得好笑,不过,只要能造出来就行,个头大一点并不要紧。

天气转冷之后,露天的蔬菜渐渐无法生存,又到了蔬菜大棚大展神威的时刻了,为此,在研耕地机和抽水机的同时,李安也很关注别院附近,五百亩蔬菜大棚的改进工作。

为了更好的适应蔬菜的生长,李安的蔬菜大棚有一百亩都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主要就是将保温和透光效果不太好的丝绸,换成了新明的钢化玻璃,如此,将更加有利于蔬菜在大棚之中的生长。

除了李安之外,长安城之中,有部分贵族,也学着搭建蔬菜大棚,但他们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