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2/3)

作者:朕御山河
只需要略作准备,就可以讲这些铁矿石冶炼成钢铁了,没有什么难的。”

李安非常轻松的说道。

的确,对于李安来说,冶炼钢铁确实都属于小儿科,难度真的很小,一点挑战性都没有,将这些技术交给当地部落,也可以数日内完成,最多留下一些文字和图画,让他们按照图纸和资料进行操作就行了。

要说华夏的冶铁技术,从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而战果时期更是出现了炼钢的技术,发展的还是很早的,在最早的时候出现的是块炼铁,也叫锻铁,是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由铁矿石固态还原得到的铁块。这种冶炼技术使用了很多年,直到十四世纪炼出生铁之前,一直采用块炼法炼铁。

冶炼块炼铁,一般是在平地或山麓挖穴为炉,装入高品位的铁矿石和木炭,点燃后,鼓风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千度左右时,矿石中的氧化铁就会还原成金属铁,而脉石成为渣子。

由于矿石中其它未还原的氧化物和杂质不能除去,只能趁热锻打挤出一部或大部,仍然会有较多的大块夹杂物留在铁里,由于冶炼温度不高,化学反应较慢,加之取出固体产品需要扒炉,所以产量低,费工多,劳动强度也大。与生铁不同,块炼铁含碳极低,质地柔软,适于锻造成形。由于块炼铁在锻打前疏松多孔,故也被称为海绵铁。

春秋时期最初是块炼铁,此后又出现了更加先进的白口铸铁,之后是钢材,从而使金属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先进,这也奠定了华夏文明早起引领天下的基础。

之后的时代,由于人们意识到块炼铁产量低、费工多、劳动强度大,为了提高产量,就要强化鼓风和加高炉身,炉子必将逐渐从地坑式向竖炉发展。炉身加高以后,炉内上升的煤气流与矿石接触的时间延长,能量利用率有了提高。

鼓风强化则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气体压力加大,穿透炉内料层的能力增强,因而允许增加炉身高度,另一方面是燃烧强度提高,直接提高了炉内温度,这些都促使产量提高。

可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温度高了虽然铁产量有所提高,往铁里渗碳的速度也加快了,当渗碳超过百分之二以后,就引起了质变,得到的是另外一种产品生铁,而生铁的熔点最低可达一千一百四十七度,而温度升高后还促使原料中的其它元素被还原进入铁中,这就使得生铁的熔点更为降低,于是,得到液体产品的可能出现了,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这就是在原始的块炼炉中,由于炉子过热或燃料比过大,偶然也能得到生铁。

这种最早的液态生铁非白口铸铁莫属,在这种白口铸铁中,几乎全部的碳都与铁化合形成了碳化三铁,其断口呈暗白色,晶粒粗大,具有很大的硬度和脆性,因此被称为刚铁,在外国早期由于炉子过热或燃料比过大肯定也得到过液态生铁,由于其锻造传统过于强大,而生铁不耐锻打,这种液态生铁多被视作冶炼不正常的产物而抛弃了,而在华夏文明这里则不然,生铁一开始就有了用武之地,被打造成了各种产品。

另外,据说铸铁技术的进度,促成了齐桓公的称霸事业,在齐桓公当政的时期,华夏文明的铸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齐桓公的大臣管仲马上就发现了这个技术,并意识到这个技术对提高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大力推广段铁技术,让齐国快速强大了起来,让齐国士兵拥有了更加可靠的兵器。

总之,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在早期取得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与冶铁技术的率先进步密不可分,而外面的世界发展的就要缓慢的多了,所以,外面的文明远远比不上华夏文明。

见李安说冶铁并不困难,姜姓几位族长都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法想象这种他们几辈子人都无法攻破的技术,在李安的眼里,居然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这让他们无法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