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零五章 秋火燎原马蹄疾(1/4)

作者:知白
(感谢草堂闲人的月票,感谢司马夏鱼,都市森林,悲海,妖s月,御史中丞,为了柳大神,夜班天使,余下一人的打赏,求订阅。)

第四百零五章秋火燎原马蹄疾

世人说到秋,往往会在前面加一个金字。金秋,其意之一指的便是景色,草木,庄稼都变作了金黄色,看起来在肃杀中还有一种雍容大气。其意之二,指的是秋粮入,百姓们自己粮仓里有了余粮,有了收获,多多少少也算有些银钱收入,所以秋天是个百姓们喜欢的时节。

然而,自大业八年开始,曾经被称为大隋粮仓的河南诸郡便逐渐变得萧条没落。别说丰收,大部分的良田都变成了荒野,野草齐腰深,草籽倒是丰收,只要萧瑟的秋风一吹,明年开春就会在枯败的野草旁边又钻出来更浓密的一层新绿。只是这新绿却不是返青的小麦那样让人愉悦的绿,而是惹人厌烦的绿。

野草比庄稼好养活,只要春天里有一场雨下来,野草就会疯了一样的生长,其旺盛就是一种变态的繁荣。

也不知道是哪个顽劣的幼童还是那些信杀人的贼寇点了一把火,秋风一吹火势大的惊人,燎原之火竟是烧了两曰三夜才渐渐熄灭,地上一片焦黑,草灰被风一吹,就如同刮起一阵沙尘暴。

草灰可是好肥料,可如今河南诸郡种田的人已经少的可怜。草灰再好,没人翻地,没人播种,明年草灰养活的还是野草。

一队大概千余人的骑兵慢悠悠的在被草灰铺成了灰色的官道上行进,队伍走得极不整齐,稀稀拉拉的好像是没人看管的羊群,骑在马背上的士兵一个个也是没精打采的摸样,昏昏沉沉的好像随时都能跌下马背来似的。一千人的骑兵,前队后队脱节,拉出去好几里长,哪里有一点军人应有的威武摸样。

队伍最前面的骑兵举着一面大旗,那士兵眯着眼看路,即便如此眼角还是糊上了一层草灰。顺着风走路,草灰跟着队伍走,要多烦人有多烦人,恼的人恨不得一尿撒出汪洋大海来将草灰都冲走。他将旗杆抱在怀里,勉强保证大旗不至于倒下去。顺着小臂粗的白蜡杆旗杆往上看,那面灰布大旗上绣着的字迹勉强还能分辨出来。



这对骑兵的首领正是新近才投靠到瓦岗寨的大贼魏六儿,也是在黄河两岸声名显赫的绿林豪杰。他下兵力最盛时,拥兵超过五万,在河北清河郡一带也混的风生水起。去年的时候,魏六儿受了河北绿林道上的另一个大贼张迁的鼓动,联合郝孝德,李德谦,李文相,胡驴儿等六七个势力,集结兵力近三十万进犯清河郡,清河郡丞杨善会本是个极骁勇的武将,面对三十万贼兵竟是凛然不惧。

他一边尽起清河郡兵一万八千余人应战,一面派人请六军讨捕大使老将军杨义臣和当时的涿郡通守郭绚发兵。只是当时郭绚被窦建德缠着抽不出身,没能赶去清河相助。杨义臣听说贼兵来势汹汹,带了三万余官军来救清河。汇合了杨善会之后,不足五万的官军与三十几万绿林义军在清河郡大战,杨义臣虽然兵少,但打的极有气势,从一开始官军便处于攻势,越打越凶猛,短短一个月内和义军大战十三阵,连胜十三阵,六七个豪杰组成的联军被打的支离破碎,损失惨重。

只一个月不足,杨义臣便击败了义军,以不足五万官军的兵力,阵斩七万余,俘虏义军总计十三万多人。各方义军首领皆败,落荒而逃。杨义臣行军打仗有个惯例,那就是从来不收俘虏,十三万降兵先后被他斩杀,河北大地上血流成河。

自此,杨义臣那杨砍头的绰号更加的响亮,透着一股令人心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