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3章 最后的狂飙(3/4)

作者:重生的杨桃
灰绿色,那是初冬的颜色。

这就是欧洲!

欧洲到了,莫斯科还会远吗?

让杨明志和多布洛夫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很快有见到了一条大河,这条河就是伏尔加河。

更让人惊讶的还是军列的速度,穿越了两年多时间,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火车的速度。

进入豪华车厢的列车长做出解释,下午一点抵达弗拉基米尔,而期待已久的喀山,军列已经在凌晨时分将其甩在后面。

苏联的确有一些高级火车头,它们能够飙到七十公里的高速,只是这些车头必须迁就于其他车头的慢速。

杨明志估摸着,因为夜间的车辆少了很多,军列才能采取最大功率飙车。他能够理解这种行为,毕竟斯大林希望军列能在二十九日太阳落山前抵达莫斯科。现在呢?军列还在狂奔,距离弗拉基米尔还有不短的距离。

这是一次令人紧张的远行,杨明志再一次体会到了老毛子的“玩儿命”精神。

现在还有什么比完成斯大林的命令更迫切的么?整个军列已经豁出去了,车载的无线电一直在和铁路调度部门协调,迫使对方完成一番调度,为这列特殊的军列让出一条路,甚至令一些火车进入小车站的匝道躲避。

两台高性能的火车头正面临巨大的考验,锅炉的压力达到最高,列车的输出功率也为最大,它居然以八十公里的速度狂飙,以本时空的标准,着实是“飞一般的感觉”,若不是特种任务,哪个列车长会赌锅炉不会压力爆炸而采取最大马力狂奔呢。

作为乘客,杨明志透过车窗深切的感受到列车的高速。

然而在那个位面的中国,k字头的列车已经被取消了,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铁路上疾驰的列车,速度的下限也是了每小时一百五十公里。列车跑出如此高速,和铁轨的关系非常有限。铁路本身没有进行根本性改变,唯独对电力车组进行重大革新。

内燃机已经是过去式,列车全体烧电,其实电动机的扭矩极其强劲,能提供给列车的动力比内燃机更为强大,以至于货运列车的重量下限都有两万吨,五万吨的列车也不罕见。这一切都是1942年的苏联不可想象的!

本时空也有速度超越一百公里每小时的高速列车,它们真是太罕见了,几乎还处于“实验”的程度。以杨明志的认知,就是当前在以八十公里速度狂飙的军列,在苏联亦是非常罕见。

自己居然能坐上这等快车,显然就有着斯大林的照顾。

列车提前半小时抵达弗拉基米尔,列车长本打算加水加煤后立刻离开,不曾想,锅炉长期承受巨大压力,它再不休息就要蒸汽爆炸了。

就好比一个马拉松选手,他可以不停歇的跑动,倘若中途连口水都不喝,是没有几人真能跑完全途的。

得此机会,杨明志也终于有机会下车抽根烟。

站在碎石铺就的路基上,手里掐着烟的杨明志也不禁看着蓝天。在下车前他检查了一下那些样枪的木箱,确认一切都正常。

已经以不可思议的高速抵达弗拉基米尔,这一事实如何不让人浮想联翩。

“将军,很快我们就要抵达目的地了,还是我们出发的那个车站,喀山站。”同样捏着烟的费留多夫说道。

“我懂。到现在,你们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了。”

“是啊!真是一次非凡的任务,您前往新西伯利亚,在列车上构思出新枪设计蓝图。仅仅过去三周时间,我们居然带着样枪返回莫斯科。”

“算了吧!”杨明志摆摆手。“您的奉承并不能让我多快乐。我现在想着另一个问题。”

“哦?您请说。”

“就是那里。”杨明志指着正处于云雾中慢慢减压的火车头,“就是它们,不可思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