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6章 进城(3/4)

作者:重生的杨桃
“将军,看来您的会议资料很多?哦,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开会也会准备大量资料,有时候仅仅宣读文件,台下的许多人都能睡着呢。”

“哈哈,您说笑了。”

难道这个家伙是个自来熟?还是另有所图。身在新西伯利亚,自己几乎就是孤家寡人,尤其是车子一旦出了科学院院区,情况就更糟了。

杨明志内心筑了一条城墙,他和这个男人虚与委蛇一番,很快扯起其他的事,例如新西伯利亚的现状。

对于这座城市他是完全陌生的,既不知道沙俄时代它的样貌,现在的情况也只是两天前坐车经过其外围,所见到的笼统景象——它是工厂高度集中在城市,城区笼罩薄薄雾霾的工业城市,仅此而已。

不管是出于怎样目的,这个接应的官员的确健谈,此人毫不犹豫的赞誉苏联体系下新西伯利亚的伟大。诸如什么伟大的工业城市、勤劳的当地人民还有大量的矿场,就仿佛这地方除了冬季寒冷外,一切都是妙不可言的。

啊,除了冬季寒冷。

就是这个必然寒冷的冬季,新西伯利亚才先天不足呢。杨明志相信,这座城市如果不是当今苏联面临着巨大的困局,她是缺乏快速发展契机的。

是德军的可怕攻势,迫使苏联去搞“东部大开发”。

其实战争结束后,苏联也在搞“东部开发”,甚至在北极圈建设城市!只可惜,那些城市都是政治产物,且偏远城市建设目的是为了开采当地矿产。随着联盟的崩溃,新生的俄联邦面对经济灾难,再也无力维持偏远城市,无数远东的小城市被抛弃,许多定居点逐渐在融入北极圈冻结的冻原中,成为“废土爱好者”们的天堂。

苏联开发东部是有理由的,尤其是现在,莫斯科当局根本不需要用大笔的卢布补贴,去刺激勇敢的西部移民东进。想想东部有什么吧!至少那里没有战争,不是么?不过是冬季比莫斯科比圣彼得堡冷,但是输在集中供暖的屋子里,生命会受到威胁么?

只要活着,就是最好的。

轿车队很快离开科学院院区,它们行进在新西伯利亚宽阔的大街上。城市在进入苏联时期后进行大规模建设,原本这个城市的规模并不大,随着大量国营工厂建立,新建工厂首先建在郊区,新修的道路自然宽大。现在,围绕城市的工厂区,也都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城市的人口还在增加,城市的郊区线一直向外延伸。

了解一个城市,只有深入她的街道,看看当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才算是真正了解。

车队的目的地是市苏维埃办公楼,听瓦西里诺夫所言,办公楼就是曾经沙俄时期,新西伯利亚市邮局大楼。

新西伯利亚城里还有许多老式建筑,它们是沙俄修建极富有俄罗斯风格,有些建筑也富有中亚风格。

沙俄在十九世纪设立了西西伯利亚总督区,以管理新西伯利亚所在的地域,后来在1882年更名为草原总督区,苏俄成立并打赢了内战,这里被更名为新西伯利亚州。但在长久的沙俄历史中,总督区的首府长期是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作为首府的时间并不长。

现在,新西伯利亚的行政范围太大,鄂木斯克从新西伯利亚州分出去,此乃即将发生的事。

因为这些原因,最豪华的沙俄总督府建在鄂木斯克,在新西伯利亚也有一个小的总督府,它只是备用品而已。

最合适作为行政机构办公场所的,真的莫过于邮局大楼。在本时空,市苏维埃没打算建设新的大楼,他们对原本的邮局大楼一番修善,安装了集中供暖系统,官员们为了城市发展,继续兢兢业业工作。

楼是老楼,它是大理石和花岗岩堆砌的坚实建筑,大门前的罗马柱雕刻精美的同时也增加的庄严感。

就冲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