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0章 V1火箭提前问世(3/4)

作者:重生的杨桃
十名伦敦市民死亡。

这一武器的情报传到克里姆林宫后,斯大林立刻想到了派驻沼泽地的萨林奇金六月初的情报。

即所谓关于沼泽地苏军通过“飞鱼”火箭炮成功轰炸切尔尼戈夫的事,此事本是苏军罗军于第聂伯河左岸鏖战时的插曲,它的确有着巨大意义,斯大林遂仔细看了这份特别情报,对内容引起浓厚兴趣——因为,“飞鱼”火箭炮也拥有机翼。

斯大林不禁又一次走到杨明志面前,他摆弄着双手,将两种武器做出比较:“将军同志,德国人的新发明和你的飞鱼火箭炮,它们都有着机翼,或许说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我想到一种可能,您或许有能力进一步研发,使得我军的火箭炮能非得更远。”

“这……”杨明志陷入短暂的犹豫,他的心思全然在1火箭上。

一只蝴蝶究竟有多大的力量,从一开始的微小改变,究竟能给整个战局带来多大的变化?!

杨明志绝对想不到,他决定用新研发的“飞鱼”火箭炮轰击切尔尼戈夫的德军驻军,以报复德军634师对于平民的杀戮,这次轰击取得的直接战果有限,间接战果惊人!

很早以前,包括小胡子在内的一票德国高级人员,都知道普里佩特沼泽是个恶心的癌症区,现在这群癌细胞的攻击性更强了。

德国的军事专家都认为,是一种远程火箭炮轰炸了切尔尼戈夫,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恶心的问题——为什么德国没有这种新式武器?

德国关于远程火箭的研发始于1931年,自小胡子当时魏玛共和国总理后,加大了火箭方面的研发工作。不过这种武器属于新锐兵器,它能对战争有多大进展,第二帝国崩溃后在魏玛任职的德国将军,并不看好这种武器。

当然远程火箭的研发力度,还得看小胡子本人的意图,而他那时并非完全的独裁者,控制国家经济的容克财阀们并不看好远程火箭炮。

通过发展军事工业的确是解决失业的好手段,向给予人民羞辱的敌人复仇,更是顺应了本时代德国的人心,当然也不乏被关进达豪集中营的德国清醒者。

财阀们投资和军界皆为闪电战理论拥趸,有限的钢铁大规模用于生产飞机大炮,至于远程火箭,既然早就立项了,研发还是要搞的,至于经费则是几乎暂停。

随着战争爆发,德国远程火箭研发进度接近暂停,科研人员转而去研制短程支援类火箭炮,以帮助德军营级部队拥有更强支援火力。

切尔尼戈夫的爆炸令项目组找到完美的理由,尤其是冯布劳恩亲自面见希特勒,向他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一群深处沼泽地的俄国人,用简陋的工具制造了一种射程四十公里的火箭炮。很显然,苏军充分掌握了这种战术武器,一旦俄国开始量产,是不是能将射程提高到一百公里,亦或者二百、三百公里。如果俄国人成功了,一定会将该技术送给英国人,届时柏林将长期处于远程火箭的轰炸。”

冯布劳恩是德国著名的武器专家,这对这种科技人才,小胡子可不敢对他的话置若罔闻。他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假设德国的敌人将装备一种超远程火箭,德国必须抢先在敌人之前研发成功。

德国的远程火箭是冯布劳恩负责,一次见面,小胡子非常爽快的做出许诺:“我将扩大经费投入,你的项目组必须早早完成实验。”

拿到一大笔帝国马克,冯布劳恩的项目很快有了突破性进展,仅仅到了七月中低,在法国的试验场德军完成发射实验,发射的三枚弹,射程达到220公里,落点击中在一片半径三公里的狭小区域内。

对于本时代的远程火箭先驱者,在后世看来严重缺乏精确性的火箭,冯布劳恩认为他已经获得成功。

是的,落点散布达到两公里足够了,因为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