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32章 难民转运行动(下)(3/4)

作者:重生的杨桃
最先抵达的难民群,连同入夜后抵达的那些,他们组成了多达四千人的群体,并于早晨八点整,开始向南移动。

难民们赶着自己的马车,他们的财物并没有被列奇察的苏军征用,反而马车上堆放了一些面粉和新鲜土豆。介于难民群内部已经被组织成一个个团体,苏军也就不必派遣多少人护送。

不过,就在他们刚刚开始动身时,多达四千人的向列奇察迅速给养的武装民夫,在走过一百多公里后,终于抵达列奇察。

两支队伍正好在中途相遇,难民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长达五公里的长龙,武装民夫的队伍亦是非常的长。如果此刻有飞机鸟瞰,飞行员必可看到地面之上,存在一条异常繁忙的交通线。

两支队伍有各自的任务,他们擦肩而过,一番寒暄就各自专注于自己的任务。

最好奇的,莫过于难民队伍中的孩子。年纪尚可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被游击队征召,甚至包括女孩。他们不要的孩子即是幼童,以及襁褓中的婴儿。年幼的孩子统统被命令坐在马车上,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和他们擦肩而过的背着枪械的叔叔阿姨们。

向北方运输给养的武装民夫,其中女性比例非常大。她们多数已经有了孩子,基于母爱的本能,看着刚刚脱离战火的孩子们,她们自然流露出怜爱神色,就这么微笑着瞧着,惹得不少孩子害羞勾下头。

战火中的温馨是多么的宝贵,武装民夫已经看到燃起烟雾的城市,这就是所谓的列奇察,很多人还是头一次来到这里。城市已经满目疮痍,而民夫们赶着大量物资抵达城市,又赫然发现,城市大街小巷,真是成了巨大的难民营!

刚刚离开的难民群,将首先以霍姆尼奇兵站为目标。他们毕竟是普通人,指望他们一天行军五十公里根本不现实。所以在苏军的人员转运计划内,首批难民会用两天时间抵达霍姆尼奇,他们必须在中途过夜。

所以,他们在二十三日上午启程,最快也是在二十四日下午或傍晚,抵达霍姆尼奇。二十三日晚,他们将在霍姆尼奇以北的森林边缘过夜,那里即为杜布拉维察村废墟,也是月初时期骑兵营的埋伏地。杜布拉维察村废墟已经存放了一些物资,霍姆尼奇兵站的总负责人科尔金临危受命,他要在兵站这一节点,做好迎接两万人临时休整的准备,而那个村庄废墟附近,就是难民必经的休息地。

他们已经携带了足够多的口粮,抵达杜布拉维察村废墟,他们会稍稍休整,得到少量给养。再到了霍姆尼奇,他们还能得到更多的补充。

霍姆尼奇到游击共和国的铁匠村,本就有一条修筑好路,虽然有些曲折,马车可是能在该路上快速行进。难民一旦抵达霍姆尼奇,他们的行动将变得异常迅速。甚至一些难民会首先向西南方向抵达黑土村,并直接加入黑土农庄,成为庄员。更有一部分,可直接乘坐小火车,高速运抵核心的铁匠村。

游击共和国已经调运了所有的马车,以运输这些难民。当然,难民数量过于庞大,报告中的两千个孩子,自然是优先运输。其次是苏军战士中的伤病员,乃至难民中的病号。大部分难民,还是依靠两条腿,走进安全之地。

且说那运输物资的四千人,他们是所谓民兵团,团长分别是巴甫洛夫和帕夫洛娃。因为德军的偷袭部队仅仅一天就被揍的全面撤退,本是作为预备队的这四千人,因为精力非常充沛,亦是有着上战场保家卫国的渴望,自然被派遣突击北上。

他们的士气相当高涨,运输大量的物资,或许就是其士气高涨才效率奇高。他们护送的一百辆各式马车,带着大量物资抵达了列奇察,但看到遍地难民和城市的断壁残垣,心情瞬间跌落下来。

物资抵达城市,自然由米罗什尼科等人处理。

两位团长第一时间前往列奇察苏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