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81章 拖延作战(2/3)

作者:零点浪漫
未必能推进到安州城下。”

“如果有一个月的时间,那基地的防御阵地至少可以再增加两里长的壕沟和护墙,多修筑十个固定炮台,港口也能再建几个泊位!”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朝鲜从南方调集兵马到大同江平壤城一线驻防了,到时候也能替我们缓解一部分压力。”

“到时候辽东的行动应该也已经告一段落,海军可以撤回来协防,清军的日子可就比现在更难过了!”

参谋们对于战局的走势都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虽然安州城本身的防御未必有多强,但只要依靠大宁江和清川江两道水脉拖住清军主力足够长的时间,朝鲜就算丢了安州也于大局无碍。届时联军封锁大同江的力度,肯定还会大大超过早先在鸭绿江上的行动,清军想要安然跨过大同江流域基本是不可能了。说得直白一点,海汉给他们划定的终点线也就到这里了。

当然了,在此过程中朝鲜方面还是会付出非常大的牺牲,不仅仅是再丢一个安州,甚至有可能大同江畔的平壤城都得将江北的部分全部放弃,将人员撤至江南以保全力量对抗清军。不过只要能挡下清军保住朝鲜,海汉军方相信朝鲜君臣最终还是会默不作声地吃了这个闷亏。

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大同江作为发动反击的地点,而不是北边同样具备内河通航环境的大宁江流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海汉早就在大同江畔选定了适合构筑军港的地点,并决定依托这里建立起驻朝军事基地,在这里开战可以充分利用主场之利以逸待劳,无需调动军队长途跋涉出击;二是海汉需要更多的时间在自家基地修筑防御工事,将阵地设在大同江能够赢得更多的缓冲时间来完成施工;三是大宁江到大同江之间还有两百里的距离,在清军打顺风仗的时候尚无大碍,但等他们需要回撤的时候,长途行军之后还要再次渡过大宁江,那时才将是清军真正的噩梦。

但直到目前,钱天敦仍然没有对朝鲜军方完全透露己方的作战计划,一方面是信不过朝鲜人,担心会有内奸将消息泄露出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朝鲜人能在北边尽可能多地消耗清军的战力,到时候在大同江打响的反击战也能更加轻松一些。

按照钱天敦与王汤姆议定的计划,要等到清军兵临安州城下,才会向朝鲜军方告知后续的作战安排。说白了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战果,当然了,代价的主体是指海汉联军,而不是朝鲜国。朝鲜在这个作战计划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差不多就是炮灰了,不过朝鲜本身的国力军力在海汉看来都十分羸弱,甚至还比不了福建这一省之地,在先前的作战中也缺乏亮眼的表现,海汉军方自然就不愿带着朝鲜人一起玩了。

在清军滞留大宁江畔的第十二天,一支清军部队从上游方向悄无声息地杀向了朝鲜军的驻地。在进行了仓促且混乱的抵抗之后,负责守御江岸的三千朝鲜军便发生了溃败,当下便四散逃生。

这支编制超过两千人的清军能不声不响地渡江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渡江地点并不在福建水师和朝鲜军的防区之内。清军主力抵达大宁江畔的第三天,在意识到他们无法突破福建水师的封锁之后,便派出了一支部队去往上游绕行,而这支军队用了足足八天的时间,从上游不设防的地区偷偷渡江,然后再兜个圈子杀了回来。当他们发现驻防在江岸的部队并非海汉军,而是朝鲜守军,便果断发动了突袭,击溃了这支准备不足的朝鲜军队。

其实清军的这种行动方式早就在联军的预料之中,许裕拙甚至提前几日就已经跟朝鲜驻军打过招呼,要求他们提防上游地区可能会出现的清军部队。但朝鲜人显然是对这段时日的战果过于乐观了,认为清军每天派人渡江送死就已经是攻势的极限,并不认为敌方会设法穿越山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