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茶馆(3/4)

作者:杯中囚
中毒的迹象,李仵作最终断了个‘隐疾突发,暴病而亡’……”

大凡江湖中人,尤其是有头有脸的台面上的人物,多少都会与一些医生、仵作交好。与医生交好是为了自己活着的时候救自己的命,与仵作交好则是为了自己死后有人能揭发凶手,好让朋友为自己报仇。

“……陆龙头既无子嗣,也无妻妾,而徐公子呢,又与陆龙头交情深厚,所以应了主持陆龙头丧礼的差事,定下来七日后在燕京山发丧。此外,听说北七路的七位分龙头已经商量好,要在丧礼上选出新的总扛把子……”

任舟心中一动。北七路绿林的总扛把子,地位不可谓不尊,权力不可谓不大,于北方绿林道来说,总扛把子与皇帝也相差无几了。可是这么重要的位置,为何要搁置一旬再选出继任者呢?如果是为了表示对陆振豪的尊重,那在他头七之后、丧礼之前,也有几天光景,何必要拖到葬礼上解决呢?更何况,在死者的葬礼上交割他生前的权力,不是对死者的不敬么?

或许是七位龙头之间的意见不能统一,可是又互相掣肘,一时没有主意,所以选在七天后、陆振豪的葬礼上再做最终的决定。陆振豪交游广阔,届时去送行的人必定不少,经过这七天的准备,到时候各施手段,在众人面前选出继任者,传闻天下,也就任谁都不能翻悔了。

这是任舟能想出的所有解释里,唯一一个能说服他自己的。

一件事情讲完,说书人并没有着急讲第二件,而是一边看着周围的人讨论,一边慢慢地喝着茶,脸上不时露出惬意的神色。在讲这件可谓“轰动江湖”的大事时,由始至终他都没有表露出什么异样的情绪,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又或许是见到、听说了太多大人物的死亡,他已根本不太在乎了——连皇帝都不见得能活得比常人久一点,区区一个绿林道的扛把子死了,又有什么所谓呢?

半晌,讨论之声渐息,说书人才开始讲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倒是与第一件事有关,或者说是第一件事的一种延伸:由于北七路的分龙头们自觉年事已高或是能力有限,难当大任,故而约定下来,各自推荐一个人选来争夺总扛把子之位。此外,为了保证继任者对所有龙头都公平对待,所以七位龙头举荐的人不能是自己的亲朋旧友。

台下又响起了一阵讨论声,有人已经发起当上总扛把子的大梦。

任舟倒是没有这种幻想,只是本能地觉得这件事情或许有什么蹊跷。在这世界上,高风亮节的固然不少,但利欲熏心的却更多。何况在绿林道中,讲的是“情”,是“义”,而不是“理”。任舟绝不相信七个龙头能心甘情愿地放弃可能到手的权力,去听命于一个陌生人——哪怕这个人与他们都不沾亲带故,行事毫无偏颇,可是“无情”的两面正如剑的两刃,虽然无徇私之虞,可他们难道不怕这个人随时会向自己祭起屠刀么?据任舟所知,总扛把子虽有调令七路绿林的权力,可平日里这些力量还是由七路龙头掌控。放到朝廷里说,那就是“只知有将,不知有君”,古来的名师大将,因此掉了脑袋的不可谓不多。

任舟忽然想去瞧瞧热闹了——热闹永远是乐子的直接来源。

第三件事令任舟觉得有些乏味,因为他正是此事的主角:两日前有人白日行盗,闯进河间县大豪刘家,斗伤十数人,夺走了先皇御赐的玉笏一板,并明珠两枚。河间县已经画影图形,签发了海捕文书,悬赏一百两纹银;刘家也挂出了暗花,生擒五百两,追赃四百两,立毙二百两。

没想到自己能值这么多钱,任舟不禁缩了缩脑袋。

三件事讲完,说书人起身进了墙角的一间小屋里,一名伙计跟了进去,片刻又出来,先后把方才面露急色的几位请进屋里,想来是方便他们打听事情。

任舟有些好奇,可惜身在二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