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百一十五章 礼部尚书驳嘉靖,经厂太监怼康飞(3/5)

作者:戴小楼
,崇祯十三年,大明都快亡啦!结果南方的县丞老爷还说天下海晏河清,看他书里面动不动就是【物阜民安,词清讼简】由此可见,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康飞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当时大声插了一句,老师,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我们都当皇叔看的,他的路线从来没正确过……老师气得呀,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了,康飞,侬可真是皇上的小爷叔,来,请我们的小皇叔站到门口去。

脑子里面转过一溜念头,不知不觉就到了司礼监经厂。

司礼监下属的经厂,结构非常之庞大,大明会典明载,它有一万两千多人,主要刻印经史子集,佛道经典,还有考试的试题,有趣的是,著名的恐怖主义组织白莲教,它们的主要经典《弥勒下生经》和《大小明王出世经》都是由司礼监经厂印刷的。

既然是国营单位,又有一万多人的庞大规模,这厂长的职称自然不会小,厂长也就是经厂太监一名,此外还有掌司太监四名,管辖着这庞大的国营厂。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看门的几个太监东缠西搅的,几个家丁不耐烦,抓着就要动手,还是康飞喝止住。

所谓不忘初心,换了他在企鹅做保安看门,有人要找麻花藤,他也不耐烦,打工人打工魂,我就拿这份看门的钱……

从马褡裢里头掏了块银子出来,他笑眯眯递上去,“谁是你们这儿负责的?跑个腿,就说……广州市舶太监祝真仙的把兄弟,有一桩事,要与他商榷一番。”

几个太监看看,十两的官铸,每人倒能落个两把银子,为首的脸上堆着笑,就说:“这位老爷,还是您通情达理,俺们便给老爷通传一声,至于成不成,却不是俺们说了算的。”

康飞挥手任其自去,手下几个家丁还不服气,“小老爷,这起子忘八,今日从小老爷这儿讹了银子去,明儿指不定传出来什么话来,却以为小老爷好欺负……”

康飞笑笑,“不至于不至于,这京师十几万宦寺,哪儿能个个认识我……”他又没上过新闻联播,更不是国家领导人,怎么可能走到哪儿都有人认识?

门口剩下两个太监就赔笑着说:“这位小……老爷,还是您明事理,这京师达官贵人多,按说,俺们也想巴结,只是,今儿来两个,明儿来三个,俺们也巴结不过来啊!一个不好,恶了掌司老爷,反倒砸了俺们的饭碗……”

康飞反正也没事,笑着跟他们拉扯,“是这个理儿,听你讲话,是个老京师,果然知道的道理多。俗话说,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换了我也一样,再巴结,还能让我去做掌司太监不成?”

“哎呦喂!”两个太监齐齐吆喝了一声,一拍巴掌,年长些那个未免就说:“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另外一个也吐槽:“这京师随便扔块砖头子过去,砸倒十个人,到有三个是当官的,五个是跟前听用的,剩下两个一个是大姑子一个是小舅子……咱敢得罪谁?不如……”

康飞这时候打断话头,直接说道:“不如吃炸酱面,我就吃炸酱面。”

两个太监面面相觑,只觉得这话,说道心坎儿里面去了,想叫好,却又不知道好在哪里……

年长那个,触动心怀,当初自宫做了无名白,后来好不容易进了宫,本以为割了胯下二两肉,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可三十年后回头再看,只是勉强活着,养活了自己罢了,既不能赡养父母与床前,也不能养育子女与榻上,说起来,真真是个不忠不孝……

一时间,涕泪交流,“可不就是不如吃炸酱面,不吃炸酱面,还能怎地?”

康飞看着眼前太监痛哭,只能叹息,这京师十几万太监,内官二十四衙门,能走到最顶层的,不过寥寥数人,庞大的太监群体,说实话,也就是去了二两肉,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