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九章 每天都在变(1/2)

作者:郁榕


赵匡义没有想到刘兖会亲自去渤海,不过南汉庞大的舰队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让刚刚重建的大宋的水军震动。

接近五万吨级的主力舰,数十艘万吨以上的战舰,上百尾随的商船,为了远航,全部是风帆战舰,两侧配备火炮。数万披甲之士,数万弓弩手。据说原本要重新自立的占城王,看到舰队之后,直接在港口跪拜迎接,差点自杀谢罪。

大宋,不是说没有两三万吨的船舶,但那都是商船,对付小规模海盗可以。但是对付这种规模的舰队,除了尾随,没有任何办法。而大宋的水军,最大的舰船也不过万吨左右,由于发动机问题,就算是铁甲舰,面对南汉海军,也没有任何胜算。

刘兖是从大食,一路打回来的。这还并非是南汉的全部舰队,因为从三佛齐到吕宋、占城,都需要舰队来威慑。

海军不如人,刘兖也不认金陵的宗主地位。最近被自己的大兄骂得狗血淋头的赵匡义干脆就不走水路,他带着一帮文臣使者团从陆路进发,准备先到开封会见曹彬,看看能不能争取曹彬偏向大宋一侧。

赵匡义也没办法,这意味着,他的皇兄要削掉他的军权。

就连赵匡义都削了,其它将领的军权就更加守不住。石守信早早地就放弃了武职,为了安抚他,皇兄把大女儿嫁给石保吉。不过因为赵二小姐被拐跑了,赵匡义的大女儿倒是捡了一门好亲事。王承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年轻人。

虽然女儿年纪还小,还需要几年才能出嫁。但是结交王审琦这样并不愿意放弃官职的人,对赵匡义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石守信太过忠直,石保吉有些“傻”。

大宋,已经准备学渤海,组建统一由枢密院调配的御林军和禁军、厢军。

李运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跟随太后北上的人中,肯定没有他,工部的人说他是在从油田赶回江陵途中失踪的,连同二十多个侍卫。而当时,太后还在江陵与江陵的王家和高家协商一起北上的事宜。

留在江陵的这两家人要是想北上早就北上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所以太后失败了。

问题就在于,如果不是太后把李运带走,那是谁干掉了李运?

如果是渤海,那么油田和江陵的那些工厂的核心人物大概一个都保不住,都会跑。事实是,赵匡义去接收的时候,这些人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省去了太多的麻烦。

皇兄说渤海没有必要做掉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他们既然选择了与大宋合作,以高继冲的秉性,不屑于做这些鸡鸣狗盗之事。

皇兄说这句话的时候,鄙视地看着他。这让他感到了内心深深的耻辱。

范旻,是这次出使的副使,他总算是升官了。不过人更加沉闷。

“刘兖是因为中原形势突变,回来找一个靠山的,目前他只认渤海。”

“南汉这样耀武扬威,如蝗虫过境,渤海的海军不管?”赵匡义尽量低放下身段,礼贤下士,就算是汇报的是一个文职小吏,也仍然如此。不仅是皇兄的要求,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毕竟他之前确实触及到了皇兄最忌讳的地方,如果再不小心,下场可想而知。

“从海商那里听到的消息,渤海的海军的舰船并不多,但是非常诡秘,除了几艘大舰,其它舰船常常隐匿在海浪里面,很难发现。而且他们的舰船还涂成了还是和鲸鱼的颜色,也没有风帆。”

这个文职小吏是原来南唐的一个户部的官员,对海商非常熟悉。

“皇兄说渤海**明正大,我看不管是渤海的步兵,还是水军,都是喜欢搞阴谋诡计的家伙。”赵匡义笑道。

其它官员都附和,只有范旻道:“王爷,用兵在于用奇,治国在于用正。渤海所谓,常理也。”

赵匡义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