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可惜不曾得署理(2/2)

作者:秽多非人
有喝就够了。再说这些官员也是被迫,不讨好上司,怎么做官?

又等了两日,庆尚道委来的署理府使终于到了。虽然不是货真价实的上官,挂着署理二字,但指不定哪天就实授了呢。

有心大干一场的洪景来还是只能入乡随俗,和众官吏团拜府使,并送上了四百两的贺仪,这才脱出这蝇营狗苟的囚笼,奔向富山浦。

这位署理府使,大概是使了不少银子,如今好不容易抓住机会,眼睛都绿了,就差亲自撸袖子下场。

专门给洪景来派了一个家人,又调了几个书吏,以及东莱县的差役,拿着签子黄册,命令十五日内征齐秋税。

英宗大王在位时期,为了与民修养,所以更改了税制。田政且不去提,只说军政的征收数额是一个丁口一匹布,但是可以用米来折算,一匹布折六斗米,这叫折变。

这个数字不算太夸张,还属于可接受范围。但是汉阳并不是按人口的实际数量征税的,就比如东莱,一府十来万人,丁口最多也就三万来口。

按理说就是两万多石米(或者三万匹布),可实际汉阳下达给庆尚道的指标是四万二千石,庆尚道下达给东莱府的是五万五千石。

到了县里,也就是洪景来所在的首县东莱县,就要承担二万石!

不民怨沸腾有鬼了!

到了地方实际经历征税才知道这中间翻着倍的加征,以及为什么往后的一百年内,朝鲜南部会此起彼伏,连年不断发生大规模的农民抗税暴动。

驱民从贼,滋生教土壤!

反正洪景来坐到富山浦官衙后,成天里见到的都是抓丁,那名府使的家人背着满包袱的空白文书,谁抗税就填上名字抓谁。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实际上嘛是去找小伙伴李禧著,他既然说是来莱商柳成用大房大爷的名下听用,那么在倭馆交易的莱商中肯定有认识他的人。

如果有这么一个熟悉地方的人帮忙,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方便不少。

反正看那个家人的架势,如果今年不能完纳,保准让整个富山浦上上下下都没好日子过。

洪景来又不可能阻止他,完不成汉阳下达的任务,整个东莱府所有官吏都要吃挂落,即使洪景来是个不用管征税的官儿。

索性眼不见为净,以巡视庆尚道右水营以及富山浦倭馆的名义出城。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