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章 为众生、也是为了自己(1/2)

作者:潮流Cwm
依然是散文之章,有读者朋友在急切地敦促我续写白胡老人的故事,但是我想把前述73章引申的问题说透之后,再继续的叙事环节。

接下来说的是善良和修身立德,与上一章有紧密的衔接性。

我认为:做人不一定非要成就大事,也不一定非要顶天立地或者轰轰烈烈,但善良和真诚还是不能够缺少的。你给别人带来了帮助和温暖,别人才会给你施以真心与和善。

即使没人感谢和称赞你的善良,你依然要选择做一个内心善良的人,善良是道德的最基本特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为了自己,不是因为别人。毕竟,天地之神从来没有亏待过善良的有德之人。

当代社会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商家“诚信”的缺失、少数官僚的贪污腐化,社会的暴力犯罪,坑蒙拐骗等等的恶风劣气,说到底与缺乏坚定不移、心悦诚服的道德信念不无关系。人们常常用“无法无天”来形容为非作歹之徒,殊不知“无天”岂能有“法”?道德追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不仅在于他有一个物质的躯壳,更在于他那超越于物质世界的崇高灵魂。生命因为有了“道德”的要求,才能获得真正意义,只有真正充满道德感的人,才能切实地感觉到生命的自信、人格的尊严和个体自我的独特价值。而科学越是进步,社会越是富有,人们对道德信仰的需要也就越强烈。

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同样如此。与经济和军事的自强相比,今天的社会更需要道德领域里的自强。历史上的华夏曾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教化之国,今天的炎黄子孙更应自觉地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让我们的国家以富强、民主、进步的清新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阵地,每个父母都非常重视对自己孩子的道德教育,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失去道德的底线去干为非作歹的事!德育是教育的核心,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长期以来,家庭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从幼儿到耋耄之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规。

当今社会,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人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根本不想加强自身修养;家庭教育缺乏操作性,有的因是独生子女而过于溺爱,有的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有的因不懂教育而无法尽责;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缺乏有效性,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针对性不足,有的思政课教师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多,加上应试教育作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大打折扣;社会教育缺乏客观性,习惯于假、大、空的社会宣传教育难以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天地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固有的本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物欲的引诱,人们天然的本性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就需要“修身立德”,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修身立德讲究六戒:一是戒生气。生气是人类负面情绪中的一种,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就会使身心受到损害;二是戒自卑。自卑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和奋发图强的勇气。但是,如果能从自卑中让自己自强,当然也会让人崛起;三是戒嫉妒。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时机做一些实事,力争使自己有奋起直追的勇气和能量;五是戒小人。小人不但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毫无帮助,反而会成为一块在关键时刻让你跌倒的绊脚石。小人之心往往会让人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以至于违背道德和良心,把精力和心思花在整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