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3章 自救(3/4)

作者:水鬼游魂
逵,就是帮忙自己。

是夜,李逵就着油灯偷偷给家里写信,而收信人却变成了县衙的厨娘许春丽,让她帮忙写一封回信,就说自己的大哥病了,不回来都不行的那种,就差说见最后一面了。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只要给老族长说明白,他老人家肯定有办法让周元写回信。他除了乞求一路顺利之外,恐怕也没有任何办法了。

偶像苏轼确实让他着迷,但这是在没有见过真人之前。如今的李逵只想逃跑,真要是真落在苏轼的手里,李逵认为自己很有可能变成书呆子。

翌日,他将信交给了准备回去押运第二批雪花盐的韩大虎,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把信交给县衙的厨娘。韩大虎拍着胸脯保证道:“贤弟且宽心,哥哥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随后,李逵去找了高俅。

高俅正在城隍庙附近支了个摊子替人写信,面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儿子从军多年,没有音讯,央求着让高俅写信。但老人的口音很重,让高俅落笔非常难受。这时候李逵如同一堵墙般堵住了高俅的视线,随后大巴掌将名单拍在高俅的面前说道:“每个人写一封信,通过驿站送货,最好快一点。”

高俅气地瞪眼道:“你没看我正忙着吗?

李逵之所以找高俅,这也是没办法。苏轼的朋友大部分都熟知,高俅会替苏轼写一部分信件。如果是普通的寄送礼品这些,多半是高俅代笔。至于亲戚,李逵已经求苏过写好了信件,提前将礼物送去了东京。

高俅这边的联系人是多了一点,但也是没办法。万一李逵自己写了信,对方不认怎么办?

李逵蹲在高俅的写信摊子边,看了一眼他的主顾之后,心中顿时有了计较。很快,高俅美滋滋的收到了二十文钱的报酬,一个个叮当作响的落入钱袋之中,挑衅的小眼神溢于言表。

“高俅,你也知道雪花盐这个生意布局很大,投入也很大,而且已经有所准备在颖州设立中转货栈,发放江南和汴梁的货物都会从颖州送出。这对师祖来说也是一份政绩。”李逵自顾自的说着。

高俅嘿嘿一笑;“你说的这些都没用,学士不管收税。”

李逵不解道:“那他管什么?”

“呃……你猜?”高俅觉得说真话有点气短,于是准备和稀泥。

李逵也不去深究,摸了一把脸,道:“我不会让你白忙活。这份名单上的人,有钱的你先写,先发货。穷一点的……押后写。当然,和师祖关系亲密的也要提前写。你就挑着先写,比如这位驸马都尉王诜,就应该先写,一看就知道有钱人,而且还是师祖的挚友。当然,也说过不会让你白忙活,自然会给你一笔润笔费。而且之后的订单从颖州发货的你也要帮忙照看,并且记账本,这都需要劳烦你。”

高俅想了想,缓缓点头道:“也行,但不能耽误学士的大事。”

“师祖他老人家在谋划什么大事?”李逵好奇道。苏轼这些天养了几只羊,每天一大早开心的带着羊去河提上放羊,李逵真没看出来他这位师祖还有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才能。

“我就这么一说。”高俅尴尬的讪笑着,之后为难起来:“李逵,你也知道……”

高俅这厮跟着苏轼多年,以至于他学到了苏轼的一个坏毛病,耻于谈财。苏轼是真的不在乎,钱要是落在他手里,瞬间就能送出去。高俅是学到了一点皮毛,他耻于谈财,但是因为穷,但心里渴望的很。

李逵心领神会,伸出两个手指头对高俅道:“给你这个数。”

“两贯?”高俅觉得自己的人生有种要升华的感觉,他每个月能够从苏轼哪里得到两贯的薪俸,要是李逵能给他两贯,他还用在城隍庙支摊替人写信吗?

可是李逵却不屑道:“骂人是吧?两贯,能给得出手吗?一个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