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章 桑农一家(1/2)

作者:追雪逍遥01
本家主人认出刘循后,一时慌乱的不知所措。

刘循笑着说:“大伯!叨扰了,能不能借你家歇歇脚,让我们解解乏,吃顿便饭。”

“大人,请!”

开门的老汉急忙把刘循让进院中,惊得目瞪口呆,心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堂堂的汉室血脉,益州牧大人竟然来到自己的家中。”

刚走到正房门口,正好老汉的小儿子走了过来,老汉急忙冲他招手:“这是州牧大人,还不过来磕头行礼!”

不一会,老汉一家八口人全都来到了正房,争抢着给刘循下跪,刘循急忙把人扶了起来。

刘循随意的坐下,冲老汉笑着说:“大伯!你不要这么紧张,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州牧怎么了?还不是跟你们一样,都是两只手两只脚,又不高人一等,都坐吧。”

刘循让了好久,老汉一家才围着他坐下。

刘循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老汉姓张,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张大郎,老二叫张二郎,老三叫张小郎。

“家里种了多少亩桑田?”

“回大人,种了五十亩桑田。”

“五十亩?看样子,生计应该还算富足。”庞统四处看了看,笑着说:“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张老汉憨厚的回道:“大人说的极是,草民一家还算过得去,一年下来钱粮略有剩余,逢年过节也能吃上顿猪肉。”

王文补充道:“这涪城有一半的百姓,都种了桑树,收益还不错。”

益州的蜀锦天下驰名,蜀锦是益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自然而然这里的丝织业很发达,种桑养蚕的大有人在。

刘循跟张老汉一家亲切交谈,没有丝毫的架子。

老汉见刘循这么平易近人,激动的越说越起劲。

指了指院子里种了的几株桑树,张老汉热情的介绍道:“这桑树浑身都是宝,是我们养家糊口的金疙瘩,三年的桑枝,可以做木杖,三钱一支;十年的桑枝,可以做马鞭,一支二十钱;十五年的桑枝,可以做硬弓,一张弓两三百钱;另外还可以做农具、做剑柄、做枪棒、用处多得是。树上结的桑葚也能卖不少钱,桑树皮可以做药材,还可以用来染布料、做琴弦……”

刘循听的津津有味,听完后不胜感慨:“大伯!你今日可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想不到这桑树竟有如此多的用处。”

“是啊,我们全家人的所有花销,可全都指望这些桑树。”

刘循点点头,“等我回去后,一定让各地官吏多多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尤其是那些闲置的荒山沟壑,更应该多种一些桑树,好好利用起来。”

张老汉说什么也要杀鸡宰羊,好好款待刘循,被刘循笑着拒绝了。

刘循半开玩笑的说:“你们平时吃什么,我便吃什么,这才是没拿我当外人!如果杀鸡宰羊,那我马上就走。”

张老汉一家没有办法,只得给做了一顿家常饭。

有野鸡蛋、烧青菜、冷芸豆、煮冬葵、鱼酢酱,吃的是胡饼,喝的是家酿的米酒。

张老汉一家小心翼翼,生怕刘循吃不习惯,刘循却吃得很香,跟大伙有说有笑。

赵云和庞统也在一旁陪着,赵云好奇的看着刘循,见刘循有说有笑,哪怕吃的是苦菜胡饼,他脸上也没有丝毫不悦的表情。

赵云回忆了一下,刘备虽说对百姓非常仁慈,却从未在百姓家中吃过一次饭。

刘备曾多次叮嘱身边的人,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百姓,绝不能吃百姓的,喝百姓的,拿百姓的!

刘备言出必行,让赵云深受感动,可此时此刻,刘循却吃的津津有味,跟张老汉一家有说有笑,还把张老汉的孙子抱到自己怀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