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章 整备练兵(1/2)

作者:北天猪神
带着几个亲兵,朱慈烺骑着马溜溜达达来到军营。大战在即,军事训练已经降低了强度。

马阿大哪里会什么练兵,全凭朱慈烺每日带着训练,朱慈烺不在的时候,就是按着课程表进行,马阿大也就是个看堂老师。

朱慈烺来到亲军营地之时,士卒正在进行阵列训练,三千军卒占据了整个即墨城的兵营,城防和街市巡逻都交给了郭嵩的士卒。

只见三千人分成三个方块,每千人一组。前面两排士卒手持加长长枪,然后是一排火铳手,再后面四排提着腰刀。

刀手之后一排身穿铁甲的壮汉,他们有的手持狼牙棒,有的提着斩马刀,还有零星几个大棒或是长柄战斧。在朱慈烺口中,他们就是大杀器,特种部队!

最后还有一排弓手。最让朱慈烺欣慰的是,除了铁甲壮汉,其余所有士卒都有布甲着身。

这就是朱慈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实验阵法,临战之时,前排半跪后排直立,两排长枪触地,这主要是防备敌人骑兵冲锋,毕竟满清铁骑名声在外,不得不防。

长枪后面的火铳手夹在第二排长枪之间齐射,以大明火器的准头,不为杀伤,只为惊吓敌人,鼓舞己方士气。

然后四排刀兵是主战力,一旦敌人冲进阵营,前排枪兵火铳兵就失去了作用,虽然朱慈烺也为他们配了腰刀,但是战阵之上,阵型一乱就再无还手之力了。这时,就要刀兵快速上前冲杀了。

在朱慈烺的设想里,敌人被长枪阵阻挡,就失去了骑兵的冲击力,火铳一阵乱射也会惊扰敌方战马,刀兵上前的时候,敌人也已经乱了方寸,而结队的刀兵对抗原地的骑兵还是有优势的,再说后面还有一队着甲棒兵这样的高端货呢。

当敌人鏖战之际透过刀兵看见后面的铁甲武士,恐怕就要崩溃了吧。至于最后的弓手,朱慈烺是让他们在敌人冲锋之时漫射枪兵之前的空场,和火铳兵的目的相同。

方阵的侧翼,主要是由三百骑兵护佑。这也多亏了从李来顺和郭嵩那里抢来的五百匹战马,让朱慈烺建立了这三百人的骑兵队。剩下的战马留作预备,朱慈烺还挑了几十匹给自己的贴身侍卫乘骑。

朱慈烺设计的这个阵法,被李来顺和郭嵩批的一无是处。

按李来顺的话说,骑兵冲锋,疾如闪电,状似雷霆,瞬息而至,非人力可当。闯军在陕西时也曾想用长枪抵御边军骑兵,可是每次都是敌人还有几百米,自家阵型就先崩溃了。要不就是好容易战战兢兢维持住了阵型,敌人一个迂回就从侧翼杀入了阵营,大阵随即还是崩溃逃命。

所以,李来顺总结,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骑兵对冲,两军相遇勇者胜,谁冲垮了对方谁就胜了。对于李来顺的这种简单粗暴战法,朱慈烺严重鄙视。废话,我要有的是上等战马,我会不知道大量组织骑兵,然后两倍于敌,直接冲垮对方?

至于郭嵩,军武世家,他对军阵倒是极有研究。然而也是不看好朱慈烺的试验品,他说朱慈烺过于理想化。

当然,大明并没有理想化这个词,郭嵩的原话是异想天开。

大明陆战首推戚继光,郭嵩对戚继光的鸳鸯阵颇有研究,鸳鸯阵是小阵,只十余人一组,况且也是一种以步对步的阵法。以步兵对抗骑兵,成就最高者,当为大唐陌刀阵!只可惜,朱慈烺来不及打造陌刀,也没有会打造陌刀的工匠,他只有库房搬来的大明制式兵器――腰刀。

朱慈烺对自己的信心来源于后世的经验。他看过电影《勇敢的心》,对里面苏格兰起义者面对英格兰骑兵时,竖起的枪阵印象深刻,于是他加紧改造了几百加长长枪。

他通过书籍了解欧洲火器刚兴起时的排队枪毙阵型。太子记忆中,似乎也有大明开国名将沐英的三段击。于是,他把自己的知识搞了个大杂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